关于推迟举行我省近期五项考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考试中心、考试院),各有关普通高等学校、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
鉴于当前我省疫情发展情况,为确保广大考生身体健康和考试安全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原定于2023年1月4日至13日举行的普通高考体育术科统考推迟到2月13日至22日进行;原定于1月7日至8日举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统一考试(简称“3+证书”考试)推迟到2月22日至23日进行;原定于1月4日举行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技能课程考试推迟到2月24日进行;原定于1月4日至6日举行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推迟到2月24日至26日进行。另外,原定于2023年1月7日至8日举行的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推迟到4月1日至2日进行。
请通知相关考生,并做好工作调整安排。
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12月24日
青春“大戏节” 梦开始的地方
12月24日,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广州市戏剧家协会承办的“第十七届广州大学生戏剧节暨第十届青年非职业戏剧节”(以下简称2022年“大戏节”)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了线上闭幕仪式并公布了决赛各奖项。此前,为期一周的时间里,18部作品激烈角逐,展现了非职业戏剧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这里,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不少参赛剧团不是第一次参加“大戏节”了,虽然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戏节”依然是他们看重和眷恋的舞台。
“很自豪地说,如今广东很多民营剧团、非职业剧团的戏剧人,都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事实上,广话多年来深耕艺术教育,为这个城市提供了丰沃的话剧土壤。
首次线上比赛
创造力和生命力依然蓬勃
“大戏节”是很多大学生剧团和非职业剧团一年一度的节日。第十七届“大戏节”于9月启动报名,10月开展初赛。本届“大戏节”以观看剧目视频的方式进行初赛的线上评比。参赛的作品来自广州、深圳、汕头等多个城市,最终有18部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包括大学生戏剧单元和青年非职业戏剧单元。
“大戏节”决赛同样以线上评比的方式进行,并于12月19日至23日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完成了线上的视频观演、主创交流、评委打分等评选环节。比赛秉持着“个性、敏锐、实验、开放、纯粹”的大戏节理念,综合评估剧目的剧本、导演、表演等方面的整体呈现,最终产生了“最具创造力戏剧奖”“优秀综合表现力演出奖”“综合表现力演出奖”“戏剧追求奖”等团体奖项及“优秀非职业戏剧人”的个人奖项。
今年“大戏节”虽未能在剧场展现各个参赛作品的现场魅力,但采用线上评比的这一方式,却也给“大戏节”带来了别样的惊喜。通过视频观演的方式,参赛作品在其文本的展现和导演的整体把握等方面,成为评委们的关注重点。用视频的形式记录、展现戏剧构想和舞台表现,其中涌现了许多极具创意与表现力的戏剧“亮点”,充分体现了非职业戏剧自由、想象、浪漫的创作热情与蓬勃生命力。参赛作品的类型与内容也呈现着丰富多元的分布。类型上除了传统的话剧,默剧、肢体剧等也带来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内容上,关注和探讨社会议题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与反思自我,探寻心理与情感主题的作品相辅相成。年轻的优秀戏剧人用多视角,多层次,多方位的戏剧方式和力量,反映当下,关注成长,为本届“大戏节”奉献了许多精彩的戏剧时刻。
本届“大戏节”决赛评委由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张页川担任名誉评委和评委会主任,并和原广州战士文工团编剧、国家一级演员舒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演员禤智红、孙亚军,广州电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编剧卢一鸣,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上海戏剧学院博士郭娜共同组成决赛评委会。
评委舒晨表示:“决赛作品总体来说很不错。各剧社很努力,不容易,我看到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在开拓新领域,尝试不同的风格。”
尤其让舒晨惊喜的,是年轻人对一些文学经典、对一些现实主义作品,用很扎实的表演来进行重绎。“这次有对《呼兰河传》这种文学名著的呈现,有对《荒原与人》这样作品的重新解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这一类作品汲取营养,对他们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民间戏剧力量崛起
年轻人需要这样的舞台
本届“大戏节”决赛,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带来了两个作品《眼色》和《樵梦》。最终,《樵梦》获得大学生戏剧单元(团体奖)“最具创造力戏剧”。
这不是张莉莎第一次参加大戏节。2018年,还在读大二的她,就以演员的身份,带着《寻山记》参加了大戏节,“那时候我刚开始学习戏剧,还很懵懂。大戏节是《寻山记》的第一站,后来这个作品去了更多更广阔的舞台。”
如今,张莉莎读研二了,这一次,她以导演的身份带来两个作品进入决赛。“在校园里提前录制好视频,寄到大戏节。决赛阶段,评委老师们看视频进行点评。老师们都很随和,说我们作品的概念很好,大家的表演很有活力,但也提出了意见,说我们还有成长的空间。”张莉莎表示,“明年还会再来参加大戏节。”
“大戏节”的老朋友,还有生白剧场、空壳戏剧工作室这样的非职业民间剧团。这些民间剧团的起点,很多都是“大戏节”。比如米立,2017年参加“大戏节”,2018年就组建了生白剧场。
12月初,生白剧场凭借作品《月亮光光》在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脱颖而出,获得最佳戏剧奖“小镇奖”,本届乌镇戏剧节青赛单元共有541个作品报名;12月中旬,受星海音乐厅邀请,生白剧场加入主创团队,完成了音乐舞蹈亲子剧场《胡桃夹子》,并且登上了星海音乐厅“2023新年演出季”的舞台……
这次参加“大戏节”,生白剧场带来的作品是《银行故事三则》。生白剧场钟向霖表示,“确实相对于我以往的作品,这次节奏并不轻快。但也是做一些新的尝试。明年我们还会来参赛的,因为这里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希望明年此时,我们在剧场进行大戏节的比赛。”
“年轻人是广东戏剧的未来。年轻人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展示。”舒晨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戏剧。”
观察
深耕艺术教育
培养丰沃的话剧土壤
在2017年首次参加“大戏节”之前,早在2015年,米立就“入了戏剧的坑”。当时在电台工作的米立认识了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王伟波,爱好戏剧的米立报名参加了广话的培训班——导演倪超的工作坊,倪超带着米立等学员编排了《四川好人》。
大学时代就热爱戏剧的钟向霖毕业后做了3年的广告人。“参加了广话吴熙老师的工作坊后,我发现我还是不能忘记我的戏剧之梦。”2018年9月开始,米立和钟向霖开始做生白剧场,在戏剧之路上越走越远。
大戏节,只是广话艺术培训的一个重要抓手。多年来,广话深耕艺术教育,成绩斐然。
早在2009年,广话就开设了成人戏剧表演基础班,是国内较早的戏剧培训班。在广话“掌门人”王筱頔看来,培养非职业戏剧人,是培育话剧市场的重要一环。成人的戏剧表演培训机构在广州并不多,广话的专业性是该课程多年来备受欢迎的主因。
广话的艺术教育内容多元,比如之前有国际大师班。“尤其是我们的高级培训课程,导演会带着学员排戏,在专业的剧场中,专业的舞美服化道为学员服务,帮学员圆梦。”广话市场部主任、制作人陈志荣介绍。而当年将米立、钟向霖等人带上戏剧之路的,正是这种培训。
广话近年来也加强少儿培训项目,通常是在寒假暑期开课,课程形式采用“名师跟读制”,一位老师一直教授一个班的学员。不同的培训针对不同的人群,满足大众在不同阶段的艺术教育需求。
今年9月,广话开始做一些戏剧工作坊,“比如戏剧心理课程分析、以剧本杀为主题的戏剧体验日,每一场通常都有上百人报名,我们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戏剧培训。”
明年,广话打算大力推动“戏剧进校园”。“其实已经做了三四年,我们将戏剧名著片段组合成晚会的形式,在学校演出,反馈很好。”
“大戏节”是广话艺术培训的重要一环。这一公益活动,在省内有很好的品牌效应。“让戏剧不再停留在剧场,而是进入到学员的日常生活。”丰富的戏剧教育培训,让人们热爱戏剧,不止是欣赏戏剧。广话的一系列作为,为这个城市提供了丰沃的话剧土壤。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下称“广工”)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荣获创新创业教育9项国家级荣誉的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是广工的一张闪亮名片,是广工扎根粤港澳大湾区深化改革、开拓全新发展格局的标志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工锐意改革、乘势而上,实现一次次大跨越:
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高校400强,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连续3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工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快车道。
“我们把握攀高峰、创一流的内在驱动力,扎根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提升创新能力,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发展需求,加快探索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新路子。”广工党委书记胡钦太说。
始终与广东崛起共成长
“党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一年前,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3名代表回到母校,深情回忆上世纪60年代广工(原广东工学院)200余名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为解决香港同胞饮用水难题而艰苦奋战的激情岁月,感动了无数师生。
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是广工奋勇向前、不断攀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上世纪70年代,为支持广东矿冶产业发展,广工搬迁到韶关南华寺办学。在晨钟暮鼓里,师生怀揣科教兴国梦想,研发出广东首台中型计算机,解决工业应用需求。
过去10年,广工在佛山、广州、东莞、惠州、河源等地,与地方政府、工业界联合共建12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服务企业6000多家,构建了“点—线—面”立体式产业服务体系,助力广东夯实全国制造强省地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工科研团队与企业携手,研发用于提升口罩机产能的纳米纤维滤膜,以及电子听诊器、心电图机等,运用至救治一线。
近两年,广工在粤东新建的揭阳校区,成为当地首所本科大学,对接绿色石化、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区域主要产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
时代不断向前,广东需要什么,广工就冲锋在前,始终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要,是我们办好一所大学的初心和使命。”胡钦太说,过去10年来,广工以党建引领各项事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广工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实实在在为国家和广东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对接产业建设学科高原高峰
今年5月,榕江实验室落户广工揭阳校区,将聚焦突破绿色化学核心基础和应用基础等问题。“这将有效整合学校绿色材料化工学科群优势,为揭阳建设沿海经济带产业强市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同时带动学校学科发展。”校长邱学青说。
学科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龙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2015年,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广工成为7所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广工紧扣广东创新驱动战略,瞄准广东产业发展需求,深化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不断优化学科、聚集人才、贡献技术,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如今,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0.71‰),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入选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广工潜心笃志,砥砺奋进,步履不停,服务国家战略和广东产业的底色更加鲜明:
正举全校之力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集中力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高端电子制造和绿色材料化工学科群,以及智慧医疗创新技术中心、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服务与协同育人,推动学科高峰快速凸显、学科高原全面崛起,将在更高水平上以更大作为支撑广东制造强省及“双区”建设。
以创新创业培养拔尖人才
“‘工大创谷’推动科研成果落地的好平台,我在这里获得指导、结识队友。”学生岑达康在校内数学建模大赛获奖之后,成功将竞赛中做出的“生鲜物流配送最优方法”模型申请专利。
“工大创谷”是广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这个2万余平方米的基地里,200多个高水平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挥洒汗水、推动创意落地,其中不乏已获百万元级融资的潜力项目,俨然“大学硅谷”。
“融入产业、创新担当”基因早已嵌入广工的大学精神文化之中——
与华为共同开展“智能基座”协同育人项目,跨学院、跨专业招生,培养掌握国产自主技术的卓越工程师,近日双方还共建全国首个“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
加快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和人才高质量发展,先后与华为、全志科技、粤芯半导体、工信部电子五所等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
与腾讯、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分别合作开设“广工腾班”“广汽埃安班”,由校企双方联合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
随着越来越多产业资源和师资力量引入,学生们充满干劲和期待,敢闯爱创的精神在广工校园蔚然成风,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比例已达40%。近五年来,广工学生在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国家级奖项620余项、省级奖项1140余项,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25位。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广工2022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明确,将更加主动承担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向更高的办学高度不懈攀登。
●奋进者说
打造“顶天立地”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
作为省属理工科大学“长子”,广工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国家需要、广东需求,就是广工的行动指南。”翻开64年办学历史,广工党委书记胡钦太说,学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输出了一大批创新型拔尖人才。
面向社会需求,广工推进实施分类培养,让人才既“顶天”也“立地”。
校长邱学青介绍,学校依托优势学科、整合优质资源,开设创新班,以小班制、导师制、项目制等多种形式,汇聚出类拔萃的学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顶天”学术研究型拔尖人才。
同时,广工走上“新工科”改革创新之路,形成跨学科专业、产教深度融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让教学机制与企业生产接轨,并通过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学科领域开展校企合作和项目研究,培养“立地”的创新创业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问题。”胡钦太表示,人才培养绝非朝夕之功,学校将进一步深度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继续加强“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和“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未来10年,力求在科技与产业战场“十万学子十万军、三千粤甲领创新”,打造“顶天立地”创新型人才培养高地,成为“湾区卓越工程师摇篮”。
●数读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通过教育部等认证/评估专业21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国院士3人、共享院士7人,省级及以上人才280余人(次);科睿唯安2020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8人(次)
●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9项;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1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