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粤剧院通过竣工验收
珠江新城再添岭南文化新地标 即将开门迎客开启惠民演出季
记者从中建四局获悉,12日,位于珠江新城的广州粤剧院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不日将开门迎客,开启惠民演出季。这个岭南文化新地标,将成为振兴粤剧的基地和粤剧文化中心。
符合国家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广州粤剧院位于马场路和海安路交界,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地下3层,地上16层,包括1200座的大剧场、500座的小剧场以及3个60座的小电影院、文化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并与西邻的红线女艺术中心在三层通过连廊连通。
广州粤剧院通过一体化设计,实现观演展览交流资源配置共享,剧场主楼的大面积开敞屋面将打造为室外生态粤剧茶馆。建筑外观采用蜿蜒的曲面设计,好似粤剧花旦挥舞的水袖般柔美飘逸,与相邻的红线女艺术中心动感造型一脉相承。剧场主楼和配套副楼刚柔并济地交织在一起,雍容华贵的色彩彰显独树一帜的粤剧文化。
设计、施工双方团队全过程运用BIM技术提供精准的可视化模型,将抽象的艺术线条化为实体,将粤剧元素融入城市景观,并比选出最佳方案,满足人流集散需求,确定大小剧场布置模式,检查解决管线冲突。同时,通过BIM技术对建筑日照、场地风环境、热环境等进行分析,实现降噪、节电等节能目标,符合国家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调整天花墙面令声音更丰满
为让剧场达到最佳声光效果,项目采用了多种科技手段,在设计施工中综合考虑装饰材料、剧场形状、舞台设计、声光安装等因素。一方面,通过将已完成的剧场BIM模型,直接导入声学模拟软件进行专业分析,将空场混响时间从1.41秒降低至1.21秒,在满足国家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声学舒适度。
另一方面,经过三维声线分析,利用多重曲面天花、墙面流线造型、双曲面拦河等,调整声音的反射与吸收,使一次反射声覆盖整个池座观众席,增强声音的丰满度、空间感和环绕感,并配合精致的舞台装修,为观众提供最佳的舞台视觉和听觉效果。
受限于紧张的城市用地,项目大小剧场只能采用竖向“叠加”方式,加上剧场的特殊性和建筑功能要求繁多,从而形成复杂多重转换空旷结构,为结构抗震带来不利影响。设计师从合适的抗震设计标准入手,控制结构布置的规则性,设置延性性能良好的框架系统作为二道防线,形成多道防线的抗震设计,最终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有效。
古树名片
树种:榕树
位置: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深井社区居民委员会深井村大飞岗山脚
类型:三级古树
估测树龄:174年
树高:20米
胸围:421厘米
古树历史
深井村是一个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古村,原名“金鼎村”,位于广州长洲岛的西南部,因村内水井普遍较深,后来人们干脆称它为“深井村”。
古村历史悠久,相比之下,古树像是一位“年轻人”,在古村的天然环境和山清水秀中,健康成长,叶色浓绿,枝叶繁茂。
增城区安委办日前印发《增城区深入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将扎实推进增城区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下称“五进”)工作,推动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和社会整体安全水平提高,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持续向好。
《方案》明确了“五进”宣传重点和具体工作措施,其中“五进”宣传重点包括宣传安全发展理念重要论述、宣传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宣传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任务、宣传安全生产以及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举措、宣传公共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等方面。具体工作措施包括强化人员责任意识,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建立内生机制,筑牢安全防线;统筹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建立农村安全宣传有组织体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册子、有广播设施、有宣传活动等“五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村民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深入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以及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建立社区安全宣传和风险教育制度体系,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体验基地等,完善社区安全设施和标识,组织开展安全宣传培训、事故警示教育、社区隐患排查治理和群众性应急演练;推动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督促各类学校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级活动中落实安全教育内容,保障师资、教育资源、时间、场地,使学生和教职工做到能应急懂避险、能自救互救;结合“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开展个性化、亲情式安全教育,运用各种渠道和载体普及生活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提升以家庭为单元的安全能力建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