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大桥:3秒爆破声背后的海事故事...
“轰轰轰……”持续约3秒爆破声。12月3日下午15时,服务44年的东平水道五斗大桥正式完成了它的使命,被成功爆破拆除。
五斗大桥带着佛山人的美好记忆从此沉没江底,3秒爆破声背后又有海事哪些故事?
“牵手工程”
演变成安全事故隐患
五斗大桥横跨东平水道,为拱桥设计,桥长232米,分新旧两桥,始建于1976年和1993年,通航净空高度分别为9.6米、10米,旧桥于1978年建成通车,连接南海、顺德两区,算是两区较早的“牵手工程”。
近二十年,佛山航运经济快速发展,五斗大桥桥区水域船舶日均流量超400艘次,航经船舶呈大型化趋势。
五斗大桥航能力明显低于东平水道(属二级航道,通航船舶尺度标准为2000吨级)的通航标准,桥区通航水域狭窄弯曲,为Ⅲ级风险桥梁水域,船舶触碰桥拱事故屡有发生,桥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东平水道日均船舶流量超400艘次,船舶触碰桥拱事故屡有发生。2021年8月,五斗大桥被列为佛山市安委会挂牌督办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南海区安全生产领域重大风险源。
提升桥区水域船舶
违规违章行为见警率
南海海事处坚持严管,提升桥区水域船舶违规违章行为“见警率”,船舶违章行为呈逐月递减趋势。
海事执法人员把握潮汐水流变化规律,采用“一对一”点名提醒方式,逐一掌握待过桥船舶实时动态信息和过桥预留净高。
科学制定五斗大桥安全监管专项行动方案,深化船舶动态报告制落实,科学设定航经船只“等让区”。船舶航至东平水道7号标、8号标,提前在VHF16频播报动态,沟通避让清楚后方可过桥,严禁在桥底会遇、并列或掉头。
针对自卸砂船、集装箱船、中小海轮等通航尺度易受限船型船舶,详细筛查,对净高不足船舶及时予以截停,严禁船舶冒险过桥,有效避免事故险情发生。
在船舶通航密度较大情况下,南海海事处安排海巡船艇在桥区水域开展现场值守,纠正船舶不安全驾驶行为,规范引导过桥船舶安全有序通过五斗大桥桥区水域。
开创桥区水域
智慧监管实践先河
佛山海事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探索桥区水域智慧监管,防止船舶碰撞五斗大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海海事处探索研发“桥梁防碰智能预警系统”,率先在五斗大桥安装设备试运行,实现了电子航标、短信和声光报警、甚高频语音提示、水位播发、激光限高监测报警等一系列预警防撞功能,提高了船舶主动避碰桥梁能力,并获得国家专利。
完善智管中心信息化建设,更新改造了智慧监管视频系统,建设智能高清卡口,做好“现场+远程”动静结合,更好开展桥区水域安全风险远程监管,提升智慧监管效能。
推动智能视频监控预警技术在船舶驾驶领域的应用,积极走访辖区航运公司,推动南海辖区19家适装航运公司所属91艘300总吨以上适装内河船舶全部安装驾驶台智能预警装置,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船舶碰撞五斗大桥安全事故的发生。
打捞、清渣
工期预计30天
五斗大桥爆破前,佛山海事部门发布航行通告,南海海事处提前印制2000余张“封航管制期间船舶绕行示意图”宣传单张,划分封航区、警戒区,提供2条绕航路线,发放给辖区各码头和过往船舶,并组织辖区22家码头、装卸点召开协调会,加强五斗大桥封航交通管制航行通告的宣贯。
爆破当天,佛山海事局组建党员青年突击队,做好五斗大桥封航交通管制人员全天候值守,安排警戒船在三山口、五斗大桥上下游1000米水域入场警戒、巡查清理,提醒附近居民、渔民爆破拆除期间不得进行捕捞、游泳活动,严禁无关船舶进入交通管制水域。
12月7日,佛山海事局局长李绍贤率队到五斗大桥爆破拆除打捞清渣现场检查,详细询问了工程施工进度、上下游警戒船舶的设置、安全保障措施等情况,提醒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保障方案、通航安全评估和应急预案开展作业,落实施工作业安全和防污染责任。
据悉,12月7日已完成五斗大桥旧桥13块桥面板清渣,计划12月13日完成五斗大桥新桥块件打捞,整个打捞、清渣整个工期预计30天。
为创造更好的道路交通环境,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缓解道路拥堵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157号)第十六条规定,现将顺德区最新一期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的固定式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的设置地点向社会通告, 具体如下:
新增电子监控设备分布点
↓↓↓
↓↓↓
交警提醒
请广大车主和驾驶员
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养成良好的文明交通出行习惯
共同营造安全、和谐、畅通的
道路交通环境
12月12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先后表示,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自12月13日0时“通信行程卡”服务下线后,同步删除用户行程相关数据,依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公开资料显示,“通信行程卡”在2020年2月底上线,系工信部组织中国信通院和移动等运营商推出的防疫专用的公益性应用。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