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南海有底气!
详细内容

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南海有底气!

时间:2020-02-25     人气:1513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概述: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将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将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为加快氢能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培育发展氢能产业经济,推进“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委托浙江大学对氢能产业规划开展研究。近日,经南海区政府同意,南海区发展和改革局发布《佛山市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将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近年来,在广东省和佛山市的高度重视下,南海区氢能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政策体系逐渐成形,产业集聚效应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同时,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在技术水平和成果转化、产业链布局、氢源供应体系、土地资源方面等方面的问题。《规划》科学研判南海区氢能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结合国家省市战略部署,尤其是2019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指出的“加快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攻关,探索先进储能、氢能等商业化路径,依托互联网发展能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关精神,提出“打造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探索氢能商业化路径,制定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相关对策,明确构建氢能商业化应用的支撑体系,健全南海区氢能产业链,培育氢能产业体系,实现氢能产业持续向好发展。

      《规划》提出,南海区氢能产业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发挥南海区氢能产业先发优势,推进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装备国产化进程,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建设六大重点平台,建立健全氢能产业链,培育氢能产业体系,科学布局并加快完善氢能基础设施,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团队培育,加大力度支持氢能终端产品商业化推广应用,将南海区打造成中国氢能产业商业化创新发展引领区。

      南海区氢能产业将实施“标准引领、核心带动、品牌助力”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为契机,依托IAHE-CSD秘书处、ISO/TC197联络处、佛山绿色发展创新研究院和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的技术力量,占领氢能标准制定的高地,引领氢能产业发展;以仙湖氢谷为核心,推进“一湖一城三园区”建设,致力打造国际知名的自主氢能技术先行地、高端氢能产业集聚区和先进氢能社会示范区,带动南海区氢能产业商业化发展进程;以UNDP氢能大会为抓手,打造中国乃至国际顶级的氢能产业大会和氢能燃料电池会展品牌,将氢能塑造为南海名片,营造氢能产业良好发展氛围,助力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规划》将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目标分为近期(2020 – 2025年)商业化创新探索阶段、中期(2026 – 2030年)商业化推广阶段和远期(2031 – 2035年)商业化应用三个阶段。提出了“到202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3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达10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累计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的发展目标。

      南海区氢能产业布局原则以专业聚集与功能融合相结合、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相结合,产业链布局应以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及动力总成、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氢燃料电池商用车(含客车、物流车及环卫车等特种车辆)、氢能部件设备装备制造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装备制造为辅,突破高性能氢燃料电池和“四泵四器”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关键技术,同时合理布局氢源、加氢站网络等氢能基础设施,加大力度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船舶、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等氢能应用。空间布局以“仙湖氢谷”为核心,构建“一核两翼”的总体空间布局,营造氢能公交、物流车、轨道交通、船舶、分布式发电系统、备用电源、热电联供等多样化氢能应用场景,推动南海区氢能产业快速形成“研发-生产-推广”良性产业生态圈;其中,“一核”是指以“仙湖氢谷”为核心,“两翼”分为东、北两翼,东翼沿桂丹路,打造氢能产业创新服务区,北翼沿博爱路,打造燃料电池汽车装备制造区。

      《规划》提出,要注重基础设施布局,南海区氢源供应体系必须经济、合理地整合区外尤其是珠三角富氢地区的氢气供应,并在区内规划建设可再生能源或天然气制氢,探索开展发电厂制氢等项目,构建区外供氢和区内制氢相结合的供氢方式,保障氢源稳定供给;方法包括工业副产氢、发电厂制氢、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等。《规划》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站点选址进行调整,特别是要调整加氢站选址思路,优先考虑布局独立选址的加氢站,加快加氢站建设步伐;同时,要求新建、迁建加油站必须合建加氢站。

      《规划》提出三项重点任务,一是在产学研支撑方面强化六大平台建设,包括仙湖实验室、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氢能)、华南氢安全促进中心、氢能检测中心、华南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与管理中心、UNDP氢能经济职业学院等。二是在产业链强化方面强补关键环节,健全氢能产业链条包括氢源供给、氢储运体系、标准加氢站建设模式、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部件、加氢设备核心阀件关键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整车设计与制造水平等。三是在商业化应用方面构建多样化应用场景,在交通服务领域、发电备电领域、氢农业、氢生活领域等进行推广应用。

      同时,《规划》也提出要从机制保障、政策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安全保障、宣传保障方面提出建议方向,构建完善保障体系,为南海区氢能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