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仙人拇迹、千年光塔到下渡古井 看广州两千多年历史印记
名从何来?“珠江”“河南”有段古
广州是一座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的城市,这个“水”即珠江。据考证,“珠江”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前后黄佐诗作首句:“珠江烟水碧濛濛”。在历史上,狭义的“珠江”特指从广州市区到入海口这一段。后来逐渐成为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的总称。
因为珠江,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成为屹立千年的世界商贸名城。可以说,广州开放包容的文化内核和城市精神与珠江密不可分。从五仙观的“仙人拇迹”到光塔下记录一幕幕中外交往的浮雕,从东汉大学者杨孚所凿古井到珠江之畔诞生的文化大家……连日来,记者沿着曾经和现在的珠江沿岸一路探寻,跟随岭南文化“兴”“散”“聚”的足迹,从千年名城的历史印记中解码滔滔珠江背后的文化力量。
溯源五仙观
一处仙人拇迹 一段建城故事
记者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以前有外地朋友来访,推荐他们必去的游览地就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仙观。而这次探访,我们也从这里起步。
五仙观位于惠福西路。如今,这里有着更响亮的名字——越秀区博物馆和南粤先贤馆。平日来这里的游客以周边街坊居多。在这里,不仅可以找到广州别名“羊城”“穗城”的由来,还能搞清楚古老羊城与珠江的密切关系。
广州市越秀区文物博物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陈秋霞带着记者走进五仙观,只见大门口重檐牌楼上写着“五羊仙迹”,大殿正中摆放着五仙传说的塑像以及稻穗。相传周朝时,有五位仙人骑着五只仙羊降临广州,把稻穗赠给人民,祝愿此地永无饥荒。言毕,仙人腾空而去,羊化为石。后人就据此建起了五仙观,塑造了五仙和五羊像。时光荏苒,五仙观历经多次迁建。如今惠福西路的建筑乃明洪武十年(1377)所建。
进入五仙观东侧花园,一个硕大的水池映入眼帘,内里是起伏的原生红砂岩,颇有神秘感。仔细观察,红砂岩正中间是一大一小两个凹穴,看起来很像脚掌的大拇指。而池壁上则刻有“仙人拇迹”四个大字。陈秋霞介绍说,这是古珠江的痕迹。亿万年来,珠江三角洲曾发生过多次海进海退。五仙观这个位置以前在珠江岸边。岩石经江水长年累月地侵蚀,留下了两个瓯穴。后来,相邻的瓯穴连起来,变成了长约3米的大瓯穴。后人不明其成因,便附会是“仙人拇迹”,砌石为池,镶嵌石匾,终成广州城的一处名胜。
除此以外,五仙观内的珠江印记还有“坡山古渡”石刻。陈秋霞说,在晋代以前,这一带是珠江边的一个小山岗,名为坡山,山下即为“坡山古渡”了。到了唐代,江滩淤积,坡山一带成为广州开展海上贸易和外侨聚居的地区,史称“蕃坊”,也成为以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的世界宗教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交流早期最集中、最繁盛的地点。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国际都市”的辉煌也就此开启。
穿越光塔路
一座千年光塔 一段岸线古史
从五仙观出来,穿过生活气息浓郁的甜水巷,这里也是昔日“蕃坊”的范围,在1400多年前,就有众多外国人在此穿梭,“开放”“包容”在那时就深深根植于广州。往北走一段就来到光塔路,只见有着千年历史的光塔巍然矗立,塔下的浮雕记录着一幕幕中外交往的场景。自光塔建成到明清的漫长岁月里,它都是珠江沿岸最为高耸的建筑之一,为来到广州的船只指引方向。
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创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黄伟宗指出,历代都有各种肤色、各个国籍的人到广州做生意,不少外国人在广州度过了他们一生中大部分时光,繁衍后代、甚至终老广州。唐代大诗人高适就以“海对羊城阔”来形容这片土地。在2000多年甚至更久远的岁月里,广州便有了发达的造船业,让人们增添了征服大海的勇气。江海一体的开放型文化,是中国海洋文明的集中表现,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精华。广州人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独特城市精神也来源于此。
珠江得名传说与外贸有关
千年商都的发展与外贸兴盛密不可分,甚至连珠江得名都跟外贸有关。民俗学家、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曾应枫说,珠江得名,其实有一个美丽的故事:传说有个波斯商人,得知南越有颗镇国之宝——阳燧宝珠,便愿以十万重金购买。几经交涉,终于得手。在运往异国的途中,商人欣喜万分,取出宝珠放在掌心端详,只见它光芒四射,璀璨夺目,更加爱不释手。谁知突然狂风骤起,白浪翻腾,一道白光从他掌心跃起,又潜入江中,化作一颗巨石。这便是大家熟悉的“海珠石”了,而“珠江”也因此得名。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民间传说,但也反映了在古代广州人心中,母亲河珠江就如同宝珠一样璀璨美丽;同时,它也折射了广州外贸的久远历史。
光塔曾是珠江沿岸地标
行走在光塔街,只见沿路楼房林立,很难想象它曾是珠江沿岸的地标之一。然而,这份古今差异,恰好反映了珠江岸线的变迁,以及岭南文化所扎根的这片土壤是如何发展兴旺的。
据考证,古代珠江的江面远比现在宽阔。人们习惯把珠江称为“海”。直到现在,“过江”依旧被老广州人唤作“过海”。后来,由于上游三江夹带的泥沙不断堆积,导致珠江不断变窄。但根据史料记载,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南越立国时,珠江宽度仍在2000米以上,是现在的近10倍。
秦汉时代的江岸就在如今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以南。秦朝的南海郡尉任嚣依山傍水筑“任嚣城”,这就是最早的广州城了。当时,珠江的海潮可涌至城下。
两晋南北朝时,珠江北岸就在下九路一带,那时候的西关,很多地方还是沼泽。其后,珠江北岸的陆地平均每年向南增长六七十厘米。宋代由于扩建广州城,到处筑堤,使河道淤积加剧。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江岸到达如今南方大厦前的西堤。1958年,大沙头经过人工填筑,与陆地相连,珠江北岸从此固定下来。此时的光塔,也从沿岸地标变成了内陆建筑。
寻迹杨孚井
一口下渡古井 一段河南源起
走过珠江北岸,记者再去到珠江南岸,寻找广州城一片重要区域——“河南”的名称起源。
民间一直习惯于把现在的海珠区称作“河南”,不少人以为是其位于珠江南岸的缘故。但早在四百多年前,岭南大家屈大均就否定了这种说法称:“河南”源于东汉大学者杨孚。
杨孚是史载岭南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学者,也是有记载的、最早的中央政府官员,学识渊博,为官清廉。著名历史学家张磊教授曾评价他为“岭南文化的开拓者。”杨孚所著《异物志》第一次对岭南风物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其中一部分采用四言诗体写成,又被后人誉为“粤诗之祖”“开吾粤风雅之先者”,对岭南文化传播有重要影响。而他就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河南人”。在珠江南岸下渡村里,相传是杨孚所开凿的古井至今还完好保存着,印证了广州的千年沧桑。
杨孚的家乡下渡村,自古至20世纪末都是珠江渡口。在探访中,记者一行沿着滨江东路进入下渡村,拐进了东约大街,走几步就看见一面青砖墙,上面嵌着“杨孚故里”的隶书石碑,杨孚井位于东约一巷几栋房屋包围形成的天井里,是一个红砂岩层中的天然凹穴,形制古朴,井口直径约0.4米,往井里看仍可见旧时的井台,井底有4个泉眼如自来水般涌出清水,介绍称“井水清冽、常满不溢”。旁边的墙上有“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和杨孚井的介绍。井周围的空地相传是2000多年前杨孚故居的后花园遗址,古井是杨孚在建造花园时开凿的。
相传,杨孚晚年返回珠江南岸的下渡村,在自家花园种下了几株专门从河南洛阳带回的松树,就在杨孚井的位置附近。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寒冷,这几棵松树上居然铺满了白雪,这在广州是罕见的怪事,老百姓感到非常诧异,认为是杨公的品行感动了上天,因而将杨孚的居住地称为“河南”,并尊称他为“南雪先生”。
据考证,唐朝以前,“河南”作为地名特指今洛阳市及附近地区。在岭南地区文人的诗词中,也常常出现关于杨孚宅前飞雪的词句描写,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更明确指出了“河南”的典故出自杨孚种松。从这个传说中,也可以领略到广州文化中的“兼容并包”,吸收各地的精华。
不仅是杨孚,广州很多历史名人、文化大家都诞生在珠江之畔。通过目前可以找到的广州最早地图——绘制于清康熙年间的《广州府舆图》,珠江水网从西北到东南贯穿全城,沉香洲、荔枝湾、沙湾水等清晰可见。西北的沉香洲也即今天的金沙洲,四面被珠江环绕,岛上沙贝村有“岭南三忠”陈子壮,相邻的横沙村诞生了“粤讴鼻祖”招子庸。南面的沙湾水乡是广东音乐主要发源地,沙湾“何氏三杰”在广东音乐的起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徜徉珠江水畔,千百年时光流转,岭南水乡独特的文化底蕴依然鲜活灵动,一幅彰显大湾区独特魅力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船往何去?广彩广绣走四方
珠江,越六省贯五岭,汇千渠集万溪,浩浩荡荡地奔赴南海。
抬眼望,珠江水滋养着丰腴的南粤大地,造就出岭南文化的基本形态;观微处,珠江水也浸润着市井百态,映照出花城烟火,形塑出广州人的特质禀赋。
有水就有船。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岭南文化与珠江水、与江上船密不可分。红船沿珠江内河穿梭,满载悠扬粤韵;贸易商船顺珠江向海,让“南粤风”吹向世界;华侨登船而归,让岭南文化既“采中原之精粹”,又“纳四海之新风”。连日来,记者跟随岭南文化传播的足迹,串起这首吟唱千百年的“珠水船歌”。
漫步粤剧博物馆
粤剧戏班沿江巡演 生活出行皆在红船
“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区是岭南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清中叶以后,广州成为“一口通商”口岸城市,活跃的经济活动也成就了生机勃勃的文化盛景,用清代文人熊景星的话来说:“红云十里,八桥画舫,游人萃焉”。
如今,这幅胜景已在荔枝湾畔重现。近日,记者穿过古朴骑楼、小桥流水,步入位于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未踏出曲廊月门,已听到从广福台传来的声声粤韵。走近一看,登台亮相的还是粤剧小演员。在广福台的斜对岸,一艘用红色花岗岩雕刻的“红船舫” 停泊在晚沙湖边,船头与广福台相望,重塑了“小花旦”“小小生”的前辈们当年搭红船四处登台演出的场景。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因为两广(广东广西)陆地交通不及河道,而粤剧戏班常在珠江三角洲及广州沿河一带巡回演出,为方便行程,早年本地戏班生活居住在船上。船的外部漆上红色,所以称为红船。当时的戏班也叫做‘红船班’,粤剧艺人则称为‘红船子弟’。”讲解员介绍道,“不过,红船只是戏班生活的地方,演出并不在船上。戏班在停好船之后,登岸搭棚唱戏。”
博物馆的室内展厅里还有另外一条“红船”——展览团队重新研究了红船的历史与构造,定做了一条约5米长的红木红船,更细致地重现了红船子弟的生活。“红船其实分成‘天艇’和‘地艇’,天艇上的是文戏班,地艇上的是武戏班。”讲解员说。
展厅内的红船显然是一艘“地艇”。这是一艘头低尾翘的平底浅船,宽阔的船头甲板上,两位“红船子弟”正用木人桩练功,船身上覆卷棚式竹篷而成船舱,单桅扬帆,红旗猎猎,船舱、栅栏均漆上鲜艳的红色。“让岸上的人远远看到红船,就知道粤剧戏班来了。”
记者了解到,为方便在珠江水网上穿行,红船体积不大,长和宽分别在 18至25.3米和3至5.7米之间,所以船上的居住环境相当逼仄。展厅展示了一张十九世纪末红船内部位置图,图上有四行小方格。“这些小方格就是床位了。当时不论身份、名气的大小,一律抓阄分配床位,抓到一次管一年,一年之后再换。”讲解员说。
回溯粤剧的诞生与发展,“采中原之精粹”的岭南文化特质尤为凸显。讲解员介绍,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广州地区民间流行戏曲,外来戏班演出频繁,并有众多本地子弟参与演唱,孕育了粤剧的种子。“广州是代表岭南的重要地区,对外来戏曲持开放态度。在千百年间的互相磨合、互相影响下,逐渐形成今天的粤剧。”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徐家凤曾这样分析。
清代乾隆年间,“一口通商”政策促成了广州商业贸易的极度繁荣,徽、赣、苏、湘、豫、桂六地的戏班云集广州,极大丰富了粤剧的发展。例如在粤曲小调和牌子中,“首板”仿自秦腔起板,“反线二黄”仿自汉剧,“今天粤剧的唱腔变化甚多,堪称全国之冠,说明岭南人乐于且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以充实自己。”徐家凤有感而道。
探秘十三行博物馆
外贸船曾林立珠江 “南粤风”吹向世界
离开粤剧艺术博物馆,沿着恩宁路向东走到上下九路,再步向南面,没多久便到了位于文化公园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前述清代乾隆年间的“一口通商”政策,即只保留广州十三行与欧美各国进行贸易,这把广州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推上历史高峰。数不尽的大船小艇在珠江上“桅樯如林”,继而把“南粤风”“中国风”吹向世界。
1739年从瑞典首航远渡驶赴广州十三行的“哥德堡号”,1784年首航来穗、首艘来华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船身前部绘有一双大眼睛俗称“大眼鸡”的“丰晋行”名下广式商船“三益号”……刚步入博物馆,记者就能看到由多艘船模组成、重现鼎盛时期的“珠江帆影”。这是当年商贸兴盛的一个缩影——据资料显示,仅1749年到1838年间,就有5390多艘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美国、英国等国家与地区的商船前来贸易。
博物馆讲解员介绍说,作为1757年至1842年清政府唯一对欧美通商的地方,大量的茶叶、丝绸、瓷器从此处销往世界各地,大量白银经粤海关流入中国,客观上使广州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交往的窗口。
其中,广绣、广彩瓷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典型案例。“清代中国陶瓷受到欧美上流社会的普遍喜爱,中国名瓷大量出口。同时,为了适应西方的审美情趣,在广州绘制加工的广彩瓷器器型、纹饰、色彩随潮流而变,风靡欧美。”讲解员说。如今,在博物馆,人们能看到绘有“DARLING ELIZABETH(亲爱的伊丽莎白)”、“1757”年号标识和外商船员与爱人惜别与重逢图案的广彩洋人远航图大碗,装有欧式洛可可风格卷叶纹装饰的广彩镶铜盖瓶,绘有十三行港口风景图的“热销纪念品”广彩杯、碟等,都是这种文化融合的见证。
“十三行文化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暨南大学澳门研究院院长、教授叶农曾这样感慨说。
记者从博物馆了解到,当时,不少西方学者随着外国商船来到广州,回到欧洲后掀起了汉学热潮。例如1671年,一位在广州经商的法国人将中医脉学著作《脉经》翻译成法文;1732年,法国汉学家马若瑟在广州把《赵氏孤儿》译成了法文,1755年伏尔泰将其改编成剧本《中国孤儿》并在巴黎公演,引起轰动。
广州十三行也为世界经济制度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据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元林介绍,十三行有一条保商制度:外国商船来华进行诸多事务,要由行商担保。行商负有诸多责任,且不得欠外商债务。一旦行商因欠洋商债务而破产,其他行商要负责摊赔。“这种‘连坐’担保制度,后来成为美国银行业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借鉴。”王元林说。
“十三行的历史展现了广州人诚信务实、开拓包容、敢为人先的精神。这种氛围也留在了这方土地上。1951年,在十三行遗址、现在的广州文化公园举办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成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前身。”讲解员说。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清初诗人屈大均的诗句道出了十三行的繁荣,而这何尝不是对这座千年商都、文化名城向海长兴的期盼?
感受华侨博物馆
游子乘船出海 融通东西文化
步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记者一路沿江向东走,粤海关博物馆、邮政博览馆、南方大厦、新华大酒店、爱群大厦……这些西洋风格和岭南特色完美融合的建筑,曾组成珠江岸畔最瞩目的天际线。一直走到海珠广场,华南地区最早的火力发电厂——五仙门发电厂的百年老建筑,如今已成为广州华侨博物馆。
文化由人创造,而人又是文化的载体。岭南文化得以“纳四海之新风”,离不开华人华侨巨大的贡献。随着讲解员的一一介绍,记者在博物馆重温了他们的故事:
从广东走出去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美国留学生容闳,归国后奔走呼号,以实施强国之策,亲自创办留学生学堂。出生于广州西关十二甫的詹天佑12岁留学美国,后来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恩平人冯如,1909年在美国奥克兰成功试飞中国人制造的第一架双翼飞机。1911年,他把飞机制造公司迁回广州,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博物馆展示了“冯如”二号等5架飞机模型一字排开,展露“志在冲天”的豪迈气概。
身在异国的华侨,亲自感受世界进步的浪潮,更时刻关心祖国的发展。在抗日战争中,海外侨胞更是与全国同胞同仇敌忾,从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大力支持祖国抗日,不少广府华侨为革命英勇献身,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华侨的印记深深铭刻在中国历史上,同时也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广州华侨历史悠久,华侨文化积淀深厚,他们在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对广州传统的岭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讲解员说。
侨力倾注,名校璀璨——1904年,广东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岭南大学,以“专为利便华侨学生归国求学促进华侨教育”为办学宗旨,开创了我国华侨教育的先河。1924年,孙中山将广州多所高校整合成国立广东大学,海外侨胞捐款2000多万元建设校舍,这就是中山大学的前身。
侨智汇聚,人文荟萃——祖籍广东新会的梁启超,在旅居日本期间创办文化刊物出版书籍,广泛介绍西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率先倡导史学革命。日本归侨杨匏安,1918年举家迁至广州杨家祠,1919年11月11日在《世界学说》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被称为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辛亥革命后,不少华侨艺术家回国创作,在继承国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首举革新大旗,融汇西洋画和日本画的表现手法,开创了岭南画派,引起中外人士瞩目。”讲解员介绍道。
其中的佼佼者莫过于被称为“岭南三杰”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同为日本归侨的他们,开拓出创作题材广阔、现实关怀深刻、表现手法多样的“新国画”。岭南画派由此成为世人洞察岭南文化开放兼容、勇于创新的最佳窗口之一。
在博物馆的三楼,由加拿大籍华人艺术家雕塑的作品《归来》,塑造了朝着家的方向争相游动的一大群海豚,寓意海外侨胞浓烈的故土情怀。
不远的窗外,珠江水奔流向海,激荡着千年时代风云,融通着东西文化碰撞,见证着广州的过去,也将见证着广州的未来。
第十一章 无为福胜分
1.恒河沙数
【原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解释】前面十章须菩提与佛陀一问一答,打破了对于相的执着,打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打破了对于佛法相执着,对于佛的执着。佛陀教弟子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要住相而生心。
心即是净土,心静则佛土净。佛身很广大,居于净土,心为净土也是无所不包。
打破了对于外相的执着,就证入了空性。须菩提是讲空性第一的,一切法无自性。
讲到这里已经把弟子们的疑虑解答了,佛陀从住相布施延伸而讲,很贴合当时的场景。因为弟子们刚刚从城里乞食回来。有的弟子专门挑穷人乞食,因为觉得穷人很可怜,要多把福德给种在穷人那里,多照顾穷人;有的弟子专门挑富人,觉得穷人太穷了,没有多少东西进行布施。
佛陀循循善诱,开导弟子们到了这里,讲理已经讲到极致了,担心弟子们不信,接下来就较量福德多少了。把持受一句两句经文的福德,法布施一句两句经文的福德和世俗的福德进行对比。
佛陀又说道:“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子那么多的数量多不多呢?如果像恒河沙子那么多的恒河,每条河流当中都有恒河沙子那么多,这样的数量多不多呢?”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世尊!恒河那样的河流都无数,更何况是里面的那么多沙子呢。”
如果住众生相,众生无数,如同恒河沙那么多,如何度得完呢?如果众生度不完,就无法成佛。菩萨们很着急,不能安心。如果以慧眼看破众生相,就一下子灭度完了,实则无一众生可度,不执着于众生相。也不可以执着于无一众生可度,还是要入世去帮助众生解脱的。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菩萨们不要对众生相执着。
世界上股民无数,如恒河沙数,股市当中众生无数,也需要通过智慧救渡股民。不住相就不会住绿肥红瘦,不会因为股市翻红而高兴,也不会因为股市变绿而忧伤。
物理学当中微观粒子如同恒河沙数,如何探求得完呢?各国投入巨资建造粒子加速器,方向都走错了。物理学家们住粒子相了。其实很简单,观察光实相的一瞬间,创造了光子一物,这是现象实体。观察电子实相的一瞬间,创造了电子一物,这也是现象实体。佛陀所讲,万法唯心造,真实不虚!
2.七宝布施
【原文】“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我现在明白地告诉你: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装满恒河沙数量那么多的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沙子进行布施,所得福德多不多呢?”佛陀够厉害的,恒河沙已经够多了,一个大千世界已经够大了,还要用七宝装满这么多的大千世界,这是一个天文还要天文的数字了。
须菩提回答道:“很多,世尊!”
3.为他人说
【原文】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解释】佛陀告诉须菩提:“如果善男子、善女人,在这部经中,如果能够受持四句偈,不光是自己学会,如果能够为他人解说,后者所得福德比前面七宝布施还要多得多。”经文中的偈颂往往包含有佛法的要义,是总结前面所讲的佛法,所以言简意赅。
佛陀是不是骗人的呢?一两句经文就超过那么多财宝布施。佛陀从来不会骗人,从来不打诳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文为载道文字,一字一句都是全息的,一句经文就包括了整个大藏经,比如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一个慧字也能够说明问题。上面两只手,中间一把扫把,下面是心字,两只手抓住扫把,把心的灰尘清扫干净,如此就能够生慧了。
这是很划算的买卖,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学习持受这部经典。我在这里解析,发布出去分享给众生学习,互相交流,这是法布施,也有利于增长我的福德。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此章讲持受经文,进行法布施,这样无为所得的福德,胜过无量七宝布施的功德。因此称之为无为福胜分。
查看金刚经所有章节://www.aki-driving.com/home/article/nlist/catId/25.html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