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搬上舞台 广州观众“识货”
从《人世间》《活动变人形》到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
时值茅盾文学奖评奖40周年,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茅奖三部曲”系列作品《主角》《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即将分别于11月、12月到访广州,在广州大剧院上演。
陈忠实的《白鹿原》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几代人的阅读记忆,也都曾被拍成电视剧、电影引起轰动,而陈彦的小说《主角》即将成为张艺谋首部执导的电视剧,原著拥趸同样不少。
文学名著纷纷登上话剧舞台,让观众共同见证戏剧的魅力。从《人世间》《活动变人形》到《白鹿原》等,这样的作品来广州上演,每一次都一票难求,折射出“识货”的广州观众对蓬勃的“当代文学改编戏剧热”的珍惜和热爱。
名著话剧频频亮相广州
事实上,陕西人艺话剧版《白鹿原》并非首次登陆广州。2017年4月,该剧就曾来到广州大剧院,连演两场,一票难求。广州观众普遍认为,话剧基本反映了小说的原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真正对味的《白鹿原》”。
今年年初,电视剧《人世间》成为爆款。事实上,根据梁晓声同名茅盾文学奖作品改编的话剧《人世间》去年9月就曾亮相广州艺术季2021,在广州大剧院连演3场,好评如潮。今年7月,该剧再次亮相广州艺术季2022,因为电视剧的拉动效应,更是一票难求。话剧《人世间》形象而直观地展示了近50年来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还原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将真正属于人世间的烟火气息贯穿舞台。
话剧《人世间》剧照
今年9月, 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凭借话剧《活动变人形》获得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政府奖“文华导演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根据王蒙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由广州大剧院与北京中演四海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执行制作。
20万字的小说《活动变人形》于1987年出版,小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概括了数十年间中国的历史风云和社会变迁。根据小说改编的话剧《活动变人形》被誉为“戏剧舞台上的一大惊喜”“年度话剧天花板”。该剧于2021年8月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和广州大剧院“双首演”,得到了业内外高度肯定。今年5月,该剧回归广州大剧院的舞台,同时开启了新一轮巡演。两度广州演出,《活动变人形》均是一票难求。
观众追捧之外,来自文艺界的专家也予以高度评价。比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一级编剧欧阳逸冰就如此评价话剧《活动变人形》:“把《活动变人形》这部作品搬上舞台是非常有眼光的。”
具有艺术性的、有深度的正能量的作品,能够提高观众的欣赏水平,引领健康的欣赏习惯。正如广州大剧院副总经理、《活动变人形》制作人陈睿所言,“我们需要这样深刻的、严肃的、经典的文学作品立在舞台上,希望年轻人能接触名作大家。有年轻人说,我之前没看过《活动变人形》,看了话剧很受触动,要去找小说来看。年轻人通过舞台作品思考了,再回到名著里寻求养分,我觉得我们的初衷就达到了。”
广州观众接受度高,不允许自己错过好作品
这些文学经典,以现实的厚重感去演绎,成就了戏剧舞台上的质感。接受度一向很高的广州观众,从来就不允许自己错过这样的好作品,也从来不吝惜自己对这些作品的赞美。
话剧《人世间》今年7月再度来广州上演,门票提前两周全部售罄,再度获得观众好评如潮。“电视剧版《人世间》和话剧版《人世间》有着不一样的感受。话剧版三个小时的演出,整体剧情连续,逻辑合理,情节紧凑。演员的艺术素养也很高。”“三兄妹飙戏看得超爽,最后出来谢幕时我感动哭了。”观众如是说。
今年8月底,话剧《活动变人形》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七届文华导演奖参评剧目,在唐山大剧院演出两场,其中一场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收获全网607.23万人次的总观看量,观众纷纷表示 “想给《活动变人形》补一张票”。而幸运的广州观众,已经在该剧获得“文华导演奖”之前,看了两轮。广州观众这样写道,“舞台上,《活动变人形》是很硬的一道菜!”“精彩、深刻,演员水平很高,高度频密的台词酣畅淋漓。3小时的演出,人物不多,但信息量很大,将小说改编浓缩如此,令人敬佩。”
值得注意的是,话剧《人世间》《活动变人形》都已经是两度在广州演出,每一次,观众都热情追捧。而对于即将来广州演出的其他作品,广州观众也非常期待。“我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那时候,我和很多同学都读过《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是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枕边书’。话剧版我很期待,感谢主创团队给文学名著以戏剧生命。”40多岁的中年观众林先生如此表示。研究生小夏2017年曾看过话剧《白鹿原》,得知该剧将再度来广州的消息后,她早早就买了票。“《白鹿原》值得二刷。广州舞台上有这么多好看的优质演出,这也是我选择来广州读书的原因之一。”
话剧《活动变人形》剧照
“茅奖三部曲”即将广州上演
以文学性的厚度和深度打动观众
不请明星、不靠流量,陕西人艺靠着剧团老中青三代舞台文艺工作者的呈现,让“茅奖三部曲”回归了最纯粹的话剧,也用文学性的厚度和深度,让观众再次感受到最醇正的“话剧味”,征服了全国各地的观众。
陕西人艺“茅奖三部曲”并非孤例,事实上,近年来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当代文学改编戏剧热”。这些作品都有着源自经典文学的厚重力量,凝聚着作家对人生、历史、文化、时代、命运的深刻思索和生动描绘。而这些兼具视野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的优质作品,在广州的舞台上,从来不缺观众。
从茅盾文学奖到文华大奖《主角》是绝对的“主角”
陈彦的小说《主角》先后荣获“2018年度中国好书”、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中宣部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图书类榜首,2019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由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主角》也在今年9月斩获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政府奖“文华大奖”。
话剧《主角》剧照
话剧《主角》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从一个11岁的放羊娃到51岁成为秦腔名家近半个世纪的奋斗命运和舞台生涯,反映了秦腔这个古老的剧种在时代洪流中经历的起伏。该剧以忆秦娥的人生起伏为情节线索,叙述几代秦腔人的命运沉浮,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逻辑和时代境遇。该剧呈现出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原著作者陈彦看完话剧《主角》后盛赞:“话剧改编很精彩,全剧有奋斗、有挫折、有命运,也有生命的成长和辉煌,是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让我看戏时几次落泪,思考很多。”
陈忠实点赞“把《白鹿原》演活了”
原著作者陈忠实曾对陕西人艺话剧《白鹿原》剧组说:“我把《白鹿原》和我的生命一起交给你们了,谢谢你们把《白鹿原》演活了。”
《白鹿原》由作家陈忠实历时六年创作完成,首次出版于1993年,1998年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小说《白鹿原》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电视剧、舞剧、秦腔等多种艺术形式。
话剧《白鹿原》剧照
50万字的巨著,转换成舞台上195分钟的波澜壮阔。白鹿两家的恩怨纷争,关中平原的风土人情,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原著中坚守仁义的白嘉轩、精明狡猾的鹿子霖、高深莫测的朱先生……人物无论戏份多少,都仿佛从书里走了出来,栩栩如生,让观众感受到陕西呼啸千年的风,绵延不绝的沧桑浑厚。
话剧《白鹿原》巡演6年走过73座城市演出430余场,场场爆满。
激励青年的经典《平凡的世界》立上舞台
路遥创作的小说《平凡的世界》,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被誉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 是激励千万青年的经典。这部小说全景式地展现了一代中国青年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平凡而又跌宕的人生道路。孙少安、孙少平、田润、秀莲、田晓霞……他们都在追求时的挫折、生存时的困顿、奋斗时的艰辛中逆流而上,只为在平凡世界中演唱一曲赞歌。
话剧《平凡的世界》剧照
话剧版《平凡的世界》2018年1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3108张票在演出前两个月就已售罄;次年又荣获中宣部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至今,该剧巡演超67400公里,受众人数达19600人次。作家陈忠实如此盛赞,“《平凡的世界》沟通了全人类的情感”。
话剧《平凡的世界》由编剧孟冰、导演宫晓东、舞台灯光设计师邢辛、服装设计师丁冀燕、舞美设计师张武等组成的阵容强大的主创团队精心打磨、齐心协力打造,这部极度贴近原著神韵的舞台作品,在舞台上再现了劳作、爱情、追求、欢乐、困顿与坚持,牵引出“平凡人”在大时代下一步一脚印的坚韧。
10月21日、22日晚,杂技剧《天鹅》在广州大剧院迎来全球首演。演出期间,观众掌声如潮,角色天鹅(李梦楠 饰)开场的芭蕾独舞伴和圣桑名曲《天鹅》交相辉映,引人入胜,天鹅与稻草人(龙云侠 饰)、机器人(甘涛 饰)之间的对手戏、三人舞等精彩部分也为剧目注入独特魅力。
杂技剧《天鹅》剧照
杂技剧《天鹅》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天鹅》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是融合杂技、芭蕾舞、现代舞、现代声光电等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舞台艺术创新力作。
剧中,《砍伐》片段的爬杆、抖杠,《废墟》片段的女子柔术,《梦境》片段的四小青蛙、草帽,《欲望》片段的绸吊、对手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几乎贯穿全剧的肩上芭蕾以及舞美投影更是锦上添花,获得观众欢呼与称赞。
杂技剧《天鹅》云集顶尖主创团队,由“荷花奖”“文华大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赵明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罗丽担任编剧,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吴正丹担任艺术总监。
总导演赵明称:“杂技不但暗藏着在视觉表达上的无限潜能等待创作者去挖掘,同时还是一门具有使命担当的艺术。”为此,杂技剧《天鹅》以隐喻的方式塑造出数个具有寓言色彩的舞台形象,力图通过演员对每幕剧情的演绎以及舞美、灯光、多媒体投影进行递进式渲染。
该剧大胆选取国际上久负盛名的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作为音乐主线,通过对全新场景的书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重新刻画天鹅、稻草人、机器人等全新角色,讲述人与自然的寓言故事。在保留音乐经典表达的同时,《天鹅》并不拘泥于原作的经典叙事及古典美学特征,而是从故事内涵到舞台呈现都努力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主题。
杂技剧《天鹅》力求在视觉审美和题材表达上,在多媒体、服装、造型、舞美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的巧妙运用和包装方面下功夫,呈现出现代感的当代审美意蕴,完成《天鹅》在主题思想与美学层面的当代表达。
2022年10月14日是第53届“世界标准日”,当日由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市地方标准《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管理规范》(DB4401/T 178-2022)。该标准由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历时2年编制完成。
新标准是《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规范》(DBJ 440100/T 40-2009)的首次修订,规定了环境卫生作业的基本要求、作业规范、质量要求等,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的环境卫生作业质量管理。
新标准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与国家、部委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衔接,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文件接轨,并充分契合城市管理未来发展趋势。相较于原标准,新标准对环境卫生作业内容、劳动技能、设施设备、程序、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标准具有更强操作性、更高质量要求、更具时代性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市开展环境卫生作业和质量监督提供了依据和指南,将有效地规范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环卫作业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和指导作业单位开展环卫作业及质量自检自查,同时为我市构建国际中心城市形象,创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城市人居环境提供有力的支撑。
新标准的发布实施是研究中心发挥专业技术特长的具体体现。研究中心立足主责主业,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主动履行“参与政策法规、规范指引的编制和实施”的职能,推动城市管理行业标准化建设工作。近年来,研究中心牵头编制了多项住建部行业标准和省、市地方标准,参与编制了多项中国环境卫生协会、省环卫协会团体标准,并承担了省环卫协会的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工作。经过几年建设,组建了一支高质量标准化人才队伍,摸索了一套高效率标准化工作流程,为持续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