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1.【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
2.【注解】
上一章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如何治国安邦,如何治理国内。圣人如何与鬼神相处,明君如何与奸臣相处,君子如何与小人相处。治心如何与贪念等心魔共处。治心如何与烦恼妄念共处。治身如何与各种难受的症状共处。人类如何与各种动物各行其道。人在生病的时候,有症状只是提醒人们要注意休息和饮食了,人体有很强的自愈功能。动物们生病了可能会静养,也可能会找某种草来吃,也可能会用舌头来添,但是不会挂着个吊瓶来输液。有时生病了有症状不用忧虑,也不要一味单纯的想把症状压下去,而是要治疗其根本。世人贫穷的时候不用忧虑,天道在提醒人们需要谦卑和勤劳才能够获得好的福报。人往往在富贵荣华的时候,骄奢淫欲,招致杀身之祸,还不如安于贫困。世人有烦恼不用忧虑和排斥,生活中感觉的困苦也不用忧虑,娑婆世界充满各种苦也不用忧虑,这样就会使得世人生起出离心。
这一章老子很自然的就谈到了外国邦交。大国和小国之间的相处之道。此部经典还是很连贯的。大国对待小国应当以谦下待之,它必定感恩戴德的。大国对待小国只是虎视眈眈的想把小国的土地和城池给吃掉,小国只能是誓死力争了。晋国想吃掉临近的两个小国,用了假道伐虢的计谋。诸侯国连年相互纷争,如何才能够止息战乱呢?即使老子苦口婆心劝世,天下人趁着各国纷争,都想从中分一杯羹,很难劝说得动了。
大国应该谦下的对待小国。不仅仅是世人在治身和治心方面颠倒了,连国家层面也是颠倒了。不善于治国的人也把国家带向相反的方向。国家不是以道德治理天下,而是以物质丰富和经济增长为追求。国家不以关心鳏寡孤独弱势群体,不以关心全体国民的利益为追求。国家为了增加土地和城池不惜发动战争。然而土地和资源的辽阔,反而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可能招致祸害。不以道德为根蒂,国力如何强盛,百姓如何死心塌地的捍卫国家。国家崇尚霸权,春秋五霸谁都想出风头,谁都想通过武力来说话,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实力,反而招致祸害。国家在外交政策上都往上攀龙附凤,对大国卑躬屈膝,而对于小国不屑一顾。
怀道的君主以静为主。以谦下为主。不道的君主以躁为主,不务于道德,而是以攻占别国的城池和土地为目标。作为君临天下的圣者仁君,应当以静胜为主,不可以穷兵黩武。虽然不崇尚武力争霸天下,但是在弱肉强食的春秋战国时代,不管大国还是小国,如果不厉兵秣马,无以成为施行德政的重要保障。周文王曾向姜太公请教如何守卫国土。姜太公回答说,对内不要疏远宗亲,不要对臣民怠慢,安抚左右,攘外必须安内;外交也需要安抚和威慑并存。不要把治国大权委托给别人。如果委托给别人,将失去大权。太阳到正午一定会暴晒,手持利刃必然会斩杀,手持刀斧头必然会砍伐。治国安邦守卫疆土,要及时去除掉祸害的端倪,否则等到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荧荧之火最终变成熊熊大火,那就无可挽回了。大树在未长大之前,只有两片嫩叶。如果这时候不去除掉,最后只有用斧头来砍伐了。因此,圣者仁君需要寻求富国强兵之策,国富民安。仓禀实而知礼节,国家不富足就较难施行仁政,不施行仁政就无以使宗亲和睦相处。不要把国家的重权借给别人。如果把国家的重权交给别人,就会被别人所害。圣者仁君不管是在大国还是小国,对内施行仁政,直管农工商,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兵者国之利器不得以而用之,对外结交各诸侯国,友好往来,止息干戈。
圣人老子劝说各诸侯国列国相交应该遵循的邦交策略。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纷争不断。老子圣人忧国忧民,希望劝说世人止息干戈。不管大国小国,都能够相爱相敬,恢复到西周时大治的太平盛世。作为国力强盛的大国,如果能够谦卑自处,一方面为了保卫疆土百姓,厉兵秣马,发展军事力量,但是有治国之利器而不用,另一方面,以德感召天下,小国必然感恩戴德,而不会担心臣服后被武力吞并。如果小国感受到大国的威胁,必然同仇敌忾,联合周边邻国,联合国内上下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双方发生战事,未必大国就一定能够取胜。春秋战国时,乐毅几乎灭了齐国,也是典型的小国灭大国的战例。燕昭王时齐国非常强大。齐憨王东征西讨,扩地千里。对外得罪各国诸侯。齐憨王骄傲自满,对内失信于民,造成政治局势不稳。齐国作为姜太公的分封地,当地人熟悉文韬武略,精通兵法。燕昭王想进攻齐国复仇,但乐毅建议联合其它四国,举天下而攻之方可取胜。乐毅辅助燕昭王振兴燕国,联合五国军队,六个月内攻取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几乎灭掉齐国。创下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小胜大,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1)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治理大国,对内如同烹煮小鱼,无为而治。治理大国,对外适合处于谦下的位置。有道的大国如同大海,涓涓细流都不排斥。不管脏的干净的小河小溪都不排斥。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国家都能够友好的相处。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不管是什么样的宗派都能够接纳。治理大国不管是什么样的种族,不管是什么样的肤色都能够兼容并蓄。治理大国,如同泰山不让土壤,东海不择细流。治理大国,不管是士农工商,各种工匠都吸纳进来。治身若此,不管是正的邪的,不管是哪门哪派,如果明心见性,智慧之火只会越烧越旺。中国历史上唐朝盛世,接待各国使臣,造福于世界各国。
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圣人能够藏污纳垢,无所不容,又虚而能受,如同天下之牝。以牝譬喻圣人的道德。圣人为天下百姓之母。如果能为天下之牝,就可以托于天下。圣人不管愿不愿意接受,都可以托于天下了。世间凡是雌的就叫做牝,凡是雄的就叫做牡。牡动而牝静。牝属于阴,牡属于阳。根蒂属于阴,枝叶属于阳。出世为阳,退藏为阴。动为上而静为下,动的不能生育,静的能生育,牝以静胜牡。乌龟徐徐而动,比较安静,能够长寿。兔子跑的很快,但是寿命不如乌龟。男人和女人互为阴阳。男人为雄,女人为雌。男人争强好胜,女人以柔克刚。兵家有时以静制动。著名的长平之战,一开始廉颇将军固守不动,消耗秦军锐气,秦军长途跋涉,粮草供应困难。如果能够坚持这个战略,可能也不至于惨败。雌柔常胜于雄强,这是因为它居于柔下的缘故。上善若水,水总是谦卑在下,而天下万物,无不受水的滋润。水归于平静可以为明镜,心归于静定可以照天照地。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海纳百川,众水归之。大国以道德居于天下,以德感化四方,如果不恃强凌弱,自然众望所归。
(2)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那么就能够得到小国的感恩归附。大国谦下对待小国如母育子。子必感恩戴德,以尽孝道。身居高位的人,如果能够谦下的对待下面的人,他们必定感恩戴德。耶稣给自己的门徒洗脚,信奉基督教的英国女王也给穷人洗脚,佛陀亲自给生病的弟子擦洗身体。大国实力很强大,但是并不会以强凌弱,小国必定会感恩。国本无分大小,古代的圣贤聚人为家,聚家为乡,聚乡为国,聚国为天下。大国小国只是家的多寡不同而已。不管大国小国都由百姓所构成,民贵而君轻。假使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真心,那么国将不国,天下大同,止息干戈。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小国谦下对待大国,如子奉母,如同俯首拾起东西那么简单。平时我们中国人的习惯,也教会为人处世的方式。老的对待小的要有慈爱之心。小的对待老的要有孝顺之心。兄弟朋友之间要讲孝悌,知道互相忍让和包容。孔融让梨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勿以善小而不为。如果人与人连一个梨都没有忍让之心,那么其它的事情还会忍让吗?国与国之间还会友好的相处吗?人假如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疼爱,连自己亲生父母都不孝顺,他怎么可能会对君主有多忠诚呢?易牙把自己的孩子亲自烹煮了献给齐桓公,后来易牙也把齐桓公给害死了。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所以大国“或下以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归服。小国“或下而取”,自处卑下,以取人的优待和关照。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大国的邦交,无外乎使得小国臣服。大国之所以为大,正因为它兼容并蓄,非容无以成其大。圣人对于世人都能够一视同仁,兼容并蓄。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只是因材施教教化的方式不同而已。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他们的本性之中具足一切,只是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而已。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小国的邦交,无外乎想取得大国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大国不进攻它不讨伐它,想侍奉大国,非忍无以济其事。很多地位卑微的人,之所以讨好有权有势的人,就是只要不欺负他们就行了。当然也要看的很清楚,很有钱的富豪,不一定舍得施舍给你多少钱,反而是穷人朋友在你困难的时候倾囊相助。小国攀附大国,本想大国能够支持和保护它,但也有可能在面临危险的时候,反而是邻邦的另外一个小国出手相助。因为他们知道唇亡齿寒,生死相依的道理。
夫两者各得其欲。故大者宜为下。不论大国小国,两者各得其所欲。而对于大国来讲,本身就占有很大的优势,假如说能够先谦下的对待小国,必定得到小国的鼎立支持。因此大国更适合谦下对待小国,为什么呢?正因为大国地位本来就高,容易有傲慢的心态,比较难于谦下,特勉励它。这是老子见当时诸侯,专于征伐,以力不以德,互相攻伐吞并,而不知下这一个字,为邦交至简的方法。国与国之间至简之术为谦下,人与人也是如此。反观日常为人处世,与人相处之道,假使身居高位的人,能够谦下的对待地位低的人,那么必定会收获更多。敬酒的时候杯子比别人低一点,说话谦虚低调一点,这些都是人与人交往的谦虚的礼数。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原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其德交归焉。
2.【注解】
前面几章连续着都是教导世人如何守道治理国家的。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不想取国,才可能有国。有国的资粮就是修道,就是重积德。春秋战国许多诸侯国都在为了一座城池,一块土地争斗不休。展开了血腥的杀戮。然而诸侯王们都不知道有国的根本是什么。如果诸侯王能够重积德,能够广施仁德,这可比得到城池和土地要好得多。如果诸侯王重积德,百姓自然不远千里来归附了。教导后世学人要以道德为根蒂,固本培元才能够使得国家长治久安。治身也是一样的,要修身养性,才能长久。本章接着上一章的意思,要以道来治理天下,教导后世学人如何治理国家,治理大国,举重若轻,如同烹煮小的鱼儿一样。
周文王请教姜太公如何治国安民。周文王斋戒七日后,诚心求教。看周文王能够推演周易,也是得道的高人来的。他还很谦虚的向姜太公请教治国安民之策。周文王以道立国,姜太公也是以道德来辅佐治理天下。君臣若此,天下怎么能不安定呢?姜太公说,天生春夏秋冬四时,地厚德而生育万物。春生、夏长、秋收而冬藏,无始无终。如果在太平盛世,天下大治,仁圣隐藏。贤才隐居在民间,大隐隐于市,不需要过分的干扰百姓。乱世出英雄,如果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在刀光剑影之间,贤才就会忧国忧民,放弃隐居的生活来到人间造福苍生。姜太公和周文王可谓是千年一遇的君臣。对于家庭里面来讲也是一样的。夫妻互为阴阳。如果夫妻都为怀道的人,在价值观方面能够保持一致,那么家庭会很幸福的,也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如果其它方面偏好相同,那只能说是臭味相投罢了。比如可能夫妻双方都是财迷,双方都是吃货等。其实每个人自性都是相同的,也可以说全世界所有的男女本来也都是心心相印的,只是业障深浅不同阻隔罢了。这么说,在一个国家里,周文王和姜太公也属于这样一对灵魂伴侣。家国本来都是一样的道理。徐志摩为了追求林徽因,要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人的时候他说:“之所以甘冒世上的大不韪,竭全力去争取,是求灵魂的救度罢了,世俗的人有多少能够理解他呢?世上的人谁不求庸德?人谁不安现成?人谁不畏艰险?…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开明的君主寻访治国安邦的贤臣,犹如徐志摩所追寻的灵魂伴侣,诸葛亮对于刘备、伊尹对于商汤、姜太公对于周文王等都是灵魂伴侣。对于国家来讲灵魂伴侣千年一遇,对于家庭来讲灵魂伴侣百年一遇。
圣人治大国如同烹小鲜一样。深谙治国安民的道理,通过德化,使得老百姓安居乐业。天下既然得到太平了,怀道的人就可以藏起锋芒。有大智而不用,有大勇而不用,有大谋而不用,有大利而不用,但是并非马放南山,而是必要的时候还是要用的,治乱用重典。如果天下大治,何须用重典呢?周文王又问圣贤治理天下应当恪守哪些准则?姜太公说,圣贤治国,施行政令的时候,要使得老百姓不知不觉接受教化。四时推移,花开花落,万物随着季节变迁,可是感觉不到它的流转。有道之君守此无为之治,安和悠闲自得。古时候的圣贤治理天下,分封贤人为各国诸侯,各自治理一方百姓,这样设置各国,以为纲纪。分封的贤人在各国国内进行教化,顺应民俗,让百姓安居乐业。各国不通往来,如同老子所形容,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百姓各得其所,都爱戴自己的君主,这就是最安定太平的局面了。圣人以清净无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贤人以公正清廉来感化百姓。愚人不能保持一颗公正之心,因此与民争利,国富而民穷。君主思虑过多,有为治国,劳心劳力,就会颁布很多的政令。推行的政令过于繁杂,就会让民众担忧。过多的劳役和赋税,让民众不堪忍受。过繁的禁令会让民众忧心忡忡,不知道会不会违反禁令。民众忧虑,不堪忍受就会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君主和百姓上下都不能安生。世代为其所累而不得休止,这就是大失的局面。天下的百姓如同流水,如果堵截它,就会涨高,甚至冲垮堤坝。还不如因势利导,疏导它。如果君主不做过多的干预,水即徐徐而静下来。中华民族为炎黄子孙,我们自称为黄帝的后人。黄帝一开始没有用道德来治理百姓,管理的并不怎么样的。他曾经到终南山向广成子问道。广成子却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都飞走了,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更何谈入道呢?从这里可以看出师傅对黄帝治理百姓的情况非常的不满意的。黄帝回去后三月不理政事,然后非常恭敬的再三叩拜广成子。黄帝向广成子求教入道的方法。广成子告诉他,大道是宇宙和人生的实相,杳杳冥冥,不关文字很是微妙。让内心安定下来,莫向外求,关闭自己的眼根,关闭自己的耳根,让自己处于静定的境界,熄灭纷飞的妄想。广成子告诉黄帝说,得道的人能够复明,恢复自身的固有的天性,能够治国安民,有可能成为贤明的君主。失道的人失去自己的天性,更当不了好的君主。黄帝听后,为了答谢广成子,黄帝命随从的乐队演奏了一曲《钧天》之乐。广成子听罢,大为感动,传授经典给黄帝。
(1)治大国、若烹小鲜。
治大国、若烹小鲜。烹煮小鱼的时候,不去肠也不刮去鱼鳞,不敢翻动太厉害,恐怕把鱼儿给搞烂了。治理大国就如同烹煮小鱼一样,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治国安民如果出台各种严苛的法令,或者朝令夕改,频繁的扰民,百姓就无所适从,下面就很混乱。如果政令经常的变更,百姓就会跟着指挥棒在变化。百姓从事的工作和行业可能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这无疑也是一种浪费来的。百姓大规模的转移劳动力,总有一个从新手到熟手的过程。百姓还没有熟悉完全呢,就又发生了变化。这对国力是一种消耗。治理人身如果情志奔逸,只是追求感官的享受和刺激,心猿意马,精气涣散,寿命就不会太长了。有道的君主治大国,以安静无扰为主,百姓自然归于教化。每个人的心性亦然,以安静无扰为主,顺着心性。心理学领域日本森田疗法和禅宗有些类似,其中提到一个精神拮抗作用,比如如果晚上睡眠睡不着,越想睡越睡不着,反倒不如顺其自然,接受这个既成的事实,不知不觉就酣然进入梦乡了。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只需要专心致志的做好每一个自己该完成的规定动作。如果想着拿冠军,拿金牌,可以得到巨额奖金,那么反倒发挥不好,对于射击选手更是考验心理的淡定。修行的人们在打坐念佛的时候,可能念着念着妄念太多,一时安静不下来,越想排斥妄念,妄念越多,烦恼不堪。对于妄念只须无为而治即可,顺着心性,让妄念自生自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刻意压制,也不刻意攀缘思索,只需要专注于一句佛号,慢慢的就能够安定下来。有句禅语是,龙衔海珠,游鱼不顾。修行人本是真龙,中华民族本是龙的传人。修行人只需要持一句佛号,佛号如同海珠,海里的夜明珠一样,给世人带来光明。游鱼为妄想杂念,任由鱼儿在跟前游来游去,也不为所动。只需要继续专注于那么佛号即可,慢慢的就能够进入禅定。心性若此,治国也是一样的道理。
(2)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有道的君主以道德来治理天下,奸臣和佞臣有什么能耐也不敢用,也不能主宰人们的祸福。怀道的人以道德来修身养性,虽然有各种各样如鬼如魔一样的诱惑,都不会心有所动,也不会迷失方向。以道德居位治天下,那么鬼都不敢乱用他们的神通来破坏这个国家,伤害有道的君主。在一锅佳肴里面,什么味道都要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这样才会有好的滋味。五味入五脏,入十二经脉,滋养五脏六腑。在一个国家里面,也是什么样的人都有的。有君子有小人,有忠臣有奸臣,有贪官也有清官。有没有可能君臣全部都是一样的呢?有时需要君主来当好人,不能得罪于天下人,而臣下来负起相应的责任。特别是在进行重大改革的时候,需要促动很多人的利益。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牺牲掉实际改革的人来平息有可能的愤怒。汉代的晁错主张削藩,得罪了许多的藩王,不得已被判处死刑了。在家里面也一样的,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有的唱红脸,有的唱黑脸,总得让小孩子怕一个人。道生万物就会趋于不同的,回归大道会归于同,同与不同互为阴阳。治身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可能受各种各样欲望的诱惑,这些诱惑就像是鬼在引诱一样,一不经意就误入歧途了,如何在正道上走,而不迷失方向呢?对于国家来讲,君主以道德治理天下,即使是小人和奸臣,也不敢为非作歹,反而为仁君所用。一个国家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臣民,也是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如果没有小人和奸臣的监督和警醒,就没有什么危机感,就会疏忽为别国所灭。草原上如果都是羊,没有狼,那么也只能是一群懒羊,越来越懒。火从木里生出来,如果一旦被点着就会把木头给烧毁了。奸佞之人从国家内部产生,如果破坏国家不可想象。如何避免火把木头烧掉,如何避免小人破坏国家。这就需要君主进行修炼了,如果君主重积德,国家就不会被小人所害。木头就如同国家,如同身体。如果以道治国,就没有起火的条件,也不会烧毁木头。如果君主神明,修于道德,不会沉迷于物欲,荒废朝政,那么奸臣和小人就无从下手,也有震慑之心,不敢为非作歹,反而为国家出谋划策做出努力。在隋炀帝那里被称为佞臣的人,来到唐太宗李世民这里,反而为其所用,也不敢再偷奸耍滑了。治身也是如此,物欲和感官的诱惑,对于怀道的人来说,不但不会受到伤害,而是成为修行的助缘。治身如果身体得了疾病了怎么办?人身上的症状和有病细胞,人们要正确的来看待,并不是什么坏事。比如疼痛是身体在提醒你,该注意了,那个地方可能受伤了,如果不知道疼痛,流血过多可能就会死去了。古圣先贤非常慈悲世人,给后人留下了黄帝内经这样的经典。西医以物理的方式消除症状,并不能给人带来根本的健康。善于治国的君主,也不会刻意的把朝中所有的小人都粗暴的清除干净。现代的医学就把癌细胞当做小人,用各种煎炸烧烤等粗暴的方式,试图把癌细胞全部都杀掉,通过动手术、化疗、放疗等方式来治疗,结果健康的细胞和癌细胞都同时被杀死了。实际上很难说癌细胞就是人身上的小人来的。每个成年人每天都会产生几百万个癌细胞,健康的人身上同时存在健康细胞和癌细胞,和平共处。有癌细胞并不需要恐慌。现代医学看到癌症就相当于判处了死刑,病人本身知道没有任何的希望,心情受到很大的影响。中医认为人在生气的时候百脉都不稳,更何况是绝望和恐惧呢?恐慌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只会增加心情的压力,让毒素越来越多,身体便要产生更多的癌细胞来处理毒素。癌细胞的生长和灭亡,就像是一般的细胞的生长和灭亡一样,都是身体的自然运作的情形,它们帮身体清理毒素。治疗的过程应该考虑的是把毒素产生的原因治愈,而不是把癌细胞和健康的细胞通通杀死。癌细胞的生长也是一种症状来的,西医却拼命去用各种办法把这些症状给压下去,那致病的根本都没有解决,病人怎么能够康复呢?
(3)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并非其心鬼不能主宰人的命运,而是对于圣人而言,能够转化心鬼,化地狱为天堂,并不为其所害,不为其所伤。对于国家来讲,有道之君务于道德,其鬼就是奸佞小人和奸臣,他们这些人的能耐并不能主宰国家的祸福。对于治身来讲,上等的医生务于本,不逐于末。他们从整体上来考虑身体的治疗,其鬼就是疼痛、癌细胞等症状特征,这些并不能主宰身体的祸福。对于癌症本身来讲,我们应当重视其致病的根源,消除环境污染的影响,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休息,饮食调整多吃素食。环境的恶化许多动物减少甚至灭绝,本身寄生在动物体内的细菌病菌无处藏身都转移到了人身上来了,比如非典、艾滋病等。人什么都敢吃,可能吃了许多动物都有病,吃了动物的肉也等于杀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自然本来就是和谐的环境,应该各行其道,鬼有鬼路,神有神路,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大家互相不受影响。人类非得要把自然资源全部都占为己有,要把动物全部都当成盘中餐,把动物体内的千百种病,成千上万的细菌和病菌赶尽杀绝,让它们没有藏身之地,那么人类不是把自己处于死地吗?素书有云:同利相害,同美相妒。如果世人有权力地位的利益冲突,就会想尽办法去害对方。比如庞涓妒忌孙膑的才华,想尽办法得到孙子兵法,加害于孙膑。当今社会很多企业之间的竞争,可能更多的应该是合作共赢,而不是单纯的竞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企业所走的道路都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于治心来讲,有道的人务于道德,其鬼就是各种功名利禄的诱惑,各种感官的诱惑,这些也不能主宰他的内心。有人说,悟道了之后,不管是正的邪的,放进去智慧之火只会越烧越旺。其鬼为心鬼,其魔为心魔而已。并非心鬼不是鬼。如果任随贪念、嗔恨、无明愚痴、骄傲自满和疑心不能生起正信,那么这些恶念就会主宰人们的命运。一念向善即在天堂,一念向恶即堕入地狱。祸福转换也是由心念而起,如果一念向善,祸转为福,如果一念向恶,福转为祸。
(4)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其德交归焉。
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并不是鬼神不能够伤人,而是圣人务于道德,不被鬼神所伤,也使得鬼神对国家百姓有利,对身体健康有利,对于治心有利。前面讲同利相害,圣人和鬼神所追求的东西是不同的。圣人务于道德,鬼神务于世务。各行其道,互不干涉。人有人的生存空间,豺狼虎豹有它们的生存方式。世人视野比较狭隘,本能的就会同利相害。我们看看当今世界有些竞争,通信运营商之间一直把对方当做对手,突然冒出个即时通讯的工具出来。超市和大卖场之间的竞争,冒出来个电商。银行把同行当做对手,冒出来个第三方存款的工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欲望相争渔翁得利。在一个国家里面,有道的贤臣知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是位高权重,不是功名利禄。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百姓安乐,更多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他们更多的不是想到自己,所以跟周边的名利之徒并不构成什么根本的威胁。所以小人对于怀道的人来说,也不会刻意去伤害,因为这样做没有任何意义。有道的君主并不是不能对小人佞臣赶尽杀绝,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圣人并不想伤人罢了。因为他们清楚,每个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奸佞小人只是迷失了方向而已,一旦顿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圣人不是不能伤人,是不想伤人。人身上的癌细胞也是人类的好朋友。即使健康的人身上也会有癌细胞的,它们自然的产生和死亡,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升起又落下,有什么好担忧的呢?癌症可能只是身体的一种修复机制,这是一种身体的最后防御攻坚战,孤注一掷的保护人体的一种机制,这跟中医的理念是很吻合的。西医的癌症治疗方法和治疗机制是比较野蛮的。西医用“切、烧、毒”(手术、放射、化学治疗)的手段对癌症进行赶尽杀绝。如果世人对猛兽都是赶尽杀绝的态度,那么如何能够在猛兽中生存不受伤害呢?现在的癌症病人不仅仅是被吓死的,更是被治死的。西医主流的治癌方式是一种暴力治疗。它的特征是把人体的正常运行机制和健康细胞统统摧毁,癌未死而人先亡。
夫两不相伤、故其德交归焉。两不相伤,人得治于阳,鬼得治于阴。根蒂植于地,枝叶向天空。圣人务于道德,鬼务于世务。这样就和谐的两德交归。癌症不是病。我们既能接纳健康的细胞,也能有好的接纳癌细胞。因为我们知道癌细胞在帮助人体清理毒素,也是在保护人体的。它们同样也是人体的好朋友,不用非得致它们于死地。善于治国理政的人,小人和奸臣虽有作乱的潜意识,但是不敢轻易作乱,反而把他们的聪明才智放在了治国理政上了。每个人是有很多面的,可以为君子,也可以为小人。前念善为君子,后念恶为小人。前念善为天堂,后念恶为地狱。有道的君主有赤诚的爱民之心,鬼神都不能伤他,天灾人祸也不能伤他。尧、禹有九年的水灾,汤有七年的旱灾,百姓没有粮食而把小孩卖了。在这三位圣君的时代,面临如此灾难,都不能给他们的国家和百姓造成多大的祸害。很多时候并非完全的天灾,实际上是人祸了。商汤史官占卜,占卜的结果是祭天需要人牲、人祭,就是将活人放在柴上焚烧,以此来感动天地鬼神。商汤沉思片刻道:“我祭祀占卜求雨,是为了救民,怎可用他人去焚烧呢?就由我自己来代替吧。”于是商汤向上苍祷告:“我一人之罪,不可累及万民;若万民有罪,也有我一个人承担。不要因我一个人的无德,祸殃百姓万民。”祷告完毕,汤毅然坐到柴堆上,命左右点火,正在此时,突然狂风大作,一场大雨骤然降临。商汤有贤臣伊尹辅佐,伊尹为得道高人,知天文识地理观天象,可能于此时实行人祭,能够凝聚百姓,凝聚人心,有利于国家的安定祥和,共克时艰。百姓皆以汤王至诚所感,鬼神和圣人至德感化而两不相伤。
9月30日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区长姜岳新带队召开全区重点项目建设现场促进会,详细了解明西路扩建工程、明富线明城至河村段改建工程、珠肇高铁高明段交叉路口道路建设项目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杨永泰强调,全区各职能部门要通力合作,抢抓重点项目施工进度。
明西路扩建工程、明富线明城至河村段改建工程、珠肇高铁高明段交叉路口道路建设项目均为高明区重点项目。其中,明西路扩建工程计划设置中桥4座,涵洞13道,挖方约10.6万立方米,总造价6.9亿元。明富线明城至河村段改建工程计划新建燃气保护涵1座,排水涵洞28座,总造价7亿元。珠肇高铁高明段交叉路口道路建设项目施工内容主要为16处高铁线位及路网交叉节点共建中的道路部分,项目总投资金额约2.9亿元。
杨永泰、姜岳新一行现场听取了相关部门、镇街关于重点项目建设的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土地征收、管线处理等工作进展。杨永泰强调,重点项目建设要做好长远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扬尘防治、安全生产、道路交通安全等可能出现的问题。各类管线运营商也要积极对接项目施工,规范铺设管线。
杨永泰对今年以来高明区重点项目推进情况表示肯定。他强调,全区要拿出攻坚克难的精气神,再接再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未动工的项目要促进动工,已动工的项目要加快进度,竭尽全力完成重点项目建设,为全市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做好铺垫。
姜岳新要求,全区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要明确好重点项目建设的目标和思路,为下阶段高明重点项目建设交出亮丽成绩单而持续努力。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