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 复归其明
详细内容

道德经 第五十二章 复归其明

时间:2022-09-19     人气:3980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
概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

第五十二章  复归其明


1【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知其母、复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2【白话解】


前面两章,一章谈生死问题,另一张谈生长整个过程。这一章又接着谈母子事情。这里的母是指大道,子是指天地万物。天下有个开始,这个开始也是天地万物的源头所在,世人以为是天下之母。大道生天地万物,大道就是天下之母了。前面的章节也说了,有名,万物之母。人们既要知其母,也要知其子。这一句教导世人,不可偏执一端。陆九渊和朱熹各执母子一端,争执不休。陆九渊应当是知母也知子,而朱熹仅知子不知母。世人在唯物和唯心之间争论不休。如果知母,必定知子,因为子多少会长的像母的。但是如果单单知道子,由于子孙众多,未必知母。如此可见,治学的人,需要寻找学问之母,再遍观子孙,自然一望便知。如果一个母亲生了许多的子孙,每个人都在拿着一个子孙在争论不休,也无从知道这是谁的后代。经为学问之母。如果认识了学问的母亲,那么久能够一通百通了。既然知晓万物从道而生出来,那么就不会只盯着物了。心不为物所困,不为名利患得患失。守着母就会得到保护,不会受到伤害,不会被名利伤害自性,不会因为名利而丢失了性命了。这里圣人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守母的方法,如何守道。老子教导后世学人塞住口,闭其门(眼耳),管好门户,六根清净方为道。终身精进修行从不停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样自然就少受了许多干扰,内心更容易安静。这也是返还先天的方法,是寻母守道的方法。如果仅仅用两片树叶,就能够把双眼遮住,即使泰山在前也看不到。如果用两颗豆子塞住耳朵。即使打雷了都听不到多大动静。如果用辣椒把舌头辣的麻木,也很难一下口舌利索,变得木讷了。如果管不好九窍,就会看到不好的,听到不好的,想到不好的,也会做不好的。世事纷纭复杂,会扰乱人心,就没有得救了。如果能够见小知微就称之为明。自心光明才能够看到幽暗之处,也才能看到微小之处。如果世人能够安守内心的柔弱,就会逐渐的变得强大。柔弱符合大道。刚强违背大道。树木在柔弱的时候,世人就会扶持。树木在刚强长大的时候,可能就会被人砍伐了。守着极柔顺的母亲,守着大道。看似柔弱,但是这才能成为真正的强。用这散出来的微小光明,点燃众生的心灯,恢复世人本有的光明。其实点燃得越多,圣人自身的光亮并不会减少。一烛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如果能够安守柔弱,不炫耀刚强,就没有什么危险了。如果能够恢复自性,就远离了危险了。如果众生心灯被点亮了,发明了本心,就会自觉远离物欲,远离是非。如果能够世世代代这样传承下去,心灯不断地传承,薪火相传,就不会中间断灭了。叙利亚有一个小灯教堂,历经千年灯火不断。佛家有传灯录,心灯不断的传承。自性具足一切,世人骑驴找驴,怀有宝珠而不自知。每个人都能获得上天的眷顾,都有传家宝,只是世人不知道而已。只是世人不能承袭而自绝明德罢了。假使能如此做工夫,就会绵绵而不绝。


视频观看:今日头条APP视频号搜索紫薇千年”  点击此处观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