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道德经 第三章 无为之治
详细内容

道德经 第三章 无为之治

时间:2022-07-27     人气:114448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
概述: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第三章 无为之治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解】

不崇尚贤善的美名,使得百姓不为了得到美名而相争。不把难得到的货物搞的很贵,百姓就不会为了要得到它们而去偷盗了。要使得百姓没有什么物欲,心就不会散乱,羡慕贤名和稀有的货物。所以圣人治理天下就会按照前面所说的,行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只需要让百姓虚心应物,不会想得到什么。把百姓的肚子填饱,解决温饱问题。弱化百姓高远的志向,其实所谓的志向,很多时候是欲望的表现。现在人很难区分什么是欲望什么是理想。要使得百姓强身健骨,这样就不会生病了。百姓生活的健康了,就能够保证劳力,如果有战争也能够保护自己的国家。善于治国的圣人,使得百姓经常处于无知无欲的状态。这并不是愚民政策哦,这只是使得百姓不必要接触太多的不好的东西,内心比较纯净满足罢了,这样是很幸福的事情。古代孟母三迁也是给孩子更好的环境,不让他接触坏的东西,心受到污染。孔子也说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大部分的百姓都是没有非分之想的,偶尔有个别的人要作奸犯科,也不太敢了。像这样无为来管理天下,天下没有不能够实现大治的。

本章接着上一章的意思,继续阐述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前面一章只给出了六对阴阳的句子,长短高下等。这里再加上不分贤愚,不分贵贱,这里讲到虚实,强弱,这都是互为阴阳的。贤善君子和奸佞小人也是相对的。世人往往崇尚圣贤,使得百姓个个都是见贤思齐,都以当圣贤为荣。这也是使得百姓有了成名成圣的欲望。如果不能达到圣贤的人,也假意为善,伪装起来了,这个有心的德行更不可取。世人本来没有贵贱的概念,不会以为金子就贵,石头就便宜。有了贵贱的分别就会扰乱民心,为了得到难得的货物甚至会铤而走险的。

君王如果能够体悟到此而依此以治天下,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怀道的君主并不会树立贤臣作为标杆,让世人争取都像他那样。这样世人不管做得到还是做不到都会想办法讨得君主的欢心。就扰乱了世人的心了。君主喜欢圣贤,世人都以圣贤为荣。齐王喜欢穿紫色的衣裳,齐国的人都以紫色的衣服为美。楚王喜欢细腰的女子,楚国的人都以细腰的女子为美。君主喜欢某种玉石,就会变得很昂贵,世人都会去争夺,甚至铤而走险。这里也呼应了前面高下、前后和有无等。如果君主这个源头有了开端,下面就会分出很多的支流了,这也是祸乱的缘起。这里也对应于前面的行无为之事,不言之教。这里也对应后面的治大国如烹小鲜,无为而治。老子在文中多阐述上古圣贤治国安民的方法,通过引用上古圣贤的古语,来阐释无为而治的道理。


视频观看:今日头条APP视频号搜索紫薇千年”  点击此处观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