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精武体育会创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
锣鼓声声,醒狮助兴。12月26日,佛山精武体育会创立10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山公园精武会馆举行。社会各界代表齐聚精武会馆,送上祝贺。精武会员们以醒狮、功夫、剪纸、书画等各种形式庆祝佛山精武会百年华诞。
百年传承精武精神
活动在播放世界各国精武友会以及霍震霆、黎子流等社会贤达的祝贺视频中拉开帷幕。开场节目《百年传承佛山精武》以北拳南传、浴血抗敌、精武雄风、百年传承四个篇章再现了佛山精武会过去100年的重要历史情景,诠释了百年传承的精武精神。
100年来,佛山精武会英雄辈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精武会派出骨干到上海总会学习,又延请众多北派武术高手南下传艺,自此南北派武术在佛山砥砺融合,交互发展,史称“北拳南传”,从此,佛山“武术之乡”的名声在全国崭露头角。
在抗日战争中,佛山精武会馆被日军占领作为仓库,但精武会员不畏强暴,纷纷投入到抗日行动中,涌现出誓死保卫家园与日军拼死作战而牺牲的“精武六勇士”等爱国人士。“历史证明,精武会为国为民的精武精神永远不变,‘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会训永远不变,‘乃武乃文,惟精惟一’的理念永远不变。”佛山精武会会长吴德明在致词中说。
吴德明表示,佛山精武会接下来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坚持1986年复会以来树立的“全民健身、警民共建、助残扶弱、青少年爱国励志教育”等四面旗帜,与时俱进,努力为佛山建设世界功夫之城添砖加瓦。
启动仪式上,佛山精武会表彰了一批会龄超10年的会员。
100周年系列活动将于2022年进行
启动仪式现场,“百年传承数字精武”计划正式发布,佛山精武会秘书长梁旭辉提出未来佛山精武会将以数字化工具和管理模式,将精武武术打造为“智慧功夫”,通过大数据来帮助精武师傅们提升教学效果,以线上线下交互的有趣内容和体验场景吸引更多青少年来学习和传承佛山功夫文化,百年精武要带头走数字化运营管理的创新之路。
现场同时举行了纪录片《天下武林一家亲》开机仪式。该片以数位文武学者穿越历史时空的目光,带出百年历史的佛山精武体育会纵横四海,倡导和传播“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该片将于2022年上半年在佛山取景拍摄。
在精武功夫才艺网络大赛启动仪式上,精武会员四代同堂表演功夫,通过网络平台向世界各国精武友会同仁和全网喜爱功夫的人们发出参赛邀请。
佛山精武体育会创立100周年系列活动计划2022年进行,还包括百年精武发展成果图文展览、“百年精武大家谈”文武医研讨会、“百年精武功夫之城”传统狮艺邀请赛、“百年精武功夫之城”粤港澳精武武术观摩赛、“百年传承精武精神”颁奖盛典暨功夫文艺晚会等。
“佛山风景优美的河湖越来越多,环境很棒!”12月24日,佛山市委宣传部联合市河长办组织省内外主要媒体进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集中采访时,正在禅城区汾江碧道散步的市民陈先生赞不绝口:“原来的河岸烂地菜地变成湿地公园,许多鹭鸟来这里栖息,现在的汾江河很美!”
今年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5周年。5年来,佛山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科学治水、精准治水、依法治水,扎实有序推动全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见行动、出成效。我市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幅幅鱼翔浅底、飞鸟翔集、人水相亲的图画徐徐铺展,切实增进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河长领治 全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走在汾江碧道的步道上,河水碧波粼粼,河岸绿草萋萋,偶有几只白鹭轻轻掠过,景致宜人。“这里的风光越来越好,每天来散步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家住河畔的陈先生见证了汾江河的“华丽转身”:“沿线河堤全部打通,进行绿化、美化,建设了绿道、步道、单车道,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
日前完工验收的汾江碧道位于佛山水道西岸,得益于汾江河西岸岸线提升工程(首期),建成都市型碧道1.27公里。
从2009年起推行的涌长制到2016年起全面推行河长制,经过水岸共治、全域治理,汾江河正逐渐成为亲水宜人、健康活力的生态公园,河长制湖长制的制度优势凸显。
佛山市水利局总规划师苏华石表示,推行河长制,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成为治水第一责任人,促使各级河湖长积极发挥领治作用,牵头压实各级各部门的治水责任,整合资源力量,形成治水合力,从而做到每条河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让河湖重焕生机。“5年来全市水环境质量趋好,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
据悉,今年1~11月,我市7个国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6个水质达I类以上。全市供水通道水质保持Ⅱ类,饮用水源水质长年稳定100%达标。
机制创新 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夕阳西下,逐渐浅淡的余辉洒在三水区大棉涌的河面上,年过七旬的杜女士照例来到河边漫步。“现在的大棉涌干净美丽,不再黑臭,桂花盛放时更是香气四溢,感谢政府治理得这么好。”
工业园区整治、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引水补水、常态化保洁……通过5年来的系统治理,大棉涌由黑臭水体摇身变成靓丽风景线。同时,三水区大力挖掘、整合沿岸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本土“水文化”品牌,推动“水经济”发展。比如,对广三铁路西南三水站旧址进行修缮,建成河口百年火车站主题公园,并形成三水河口“百年车站”和粤菜美食聚集区。
以治水为牵引,践行绿色理念,促进产业向优、文化资源活化,探索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5年来,全市河湖长不断发展和创新治水思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佛山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利局副局长刘剑锋表示,为了强化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我市在河湖长制工作机制上屡屡创新。包括全面实施《佛山市排水管理条例》《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明确河长职责,用严密法治保护水环境;不断拓展“河长+”体系,建立“河湖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与人大、纪委监委联合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等;率先实施河湖长制工作责任落实负面清单管理、河湖长制工作季度检查,督促基层河湖长狠抓问题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创立了全省首个民间河长品牌“水义工”,营造全民参与治水氛围,凝聚全社会治水合力,倡导人民群众齐做“河管家”,共同守护碧水清湖。
打造样板 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书写佛山绿韵水乡新篇章。
据悉,“十四五”期间,我市将继续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补齐治水工作短板,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提供有力支撑。
一方面,继续优化完善河长制长效机制,不断创新河长制实施体制,加强考核评估与激励问责,以“河长制季考”为抓手,压紧压实河长河湖管护责任,不断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补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构建安全可靠的水灾害防治体系,加快推进水资源管理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另一方面,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水环境全流域强统筹大兵团分层次治理,实施治水“八大行动”,深入推进全要素全流域水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并坚持生态保护和自然修复优先,重点推进三龙湾碧道环和东平河水轴线建设,精心打造一批有特色、可示范的生态美丽幸福河湖佛山样板。
数读
佛山全面推行河长制5年主要成效
1.全面构建市、区、镇、村四级河长湖长体系,全市确立1293名河长,215名湖长;48个河心岛均有“岛长”。设立河湖长公示牌4194块。
2.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0.68万次,发现问题8.31万个,完成整改8.23万个。
3.整治“四乱”2397宗,累计拆除非法建筑2875栋,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11.4万吨、清理“四乱”问题占地总面积195.1万平方米,清理乱占总长度104.68公里。
4.整治入河排污(水)口3114个,河涌清淤553公里,清理水面漂浮物约37.17万吨。
5.全市已建成碧道363.28公里,其中2021年建成碧道233公里。
6.建成/扩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60座,其中52座达到一级A标准。建成工业废水集中污水处理厂12座。
7.全市共有污水管网8154公里,雨水管网7586公里。
8.水利建设总投资90.2亿元,实施项目281宗。加固堤防险段122千米,除险加固水库12座;重建扩建水闸34座,整治扩宽及新开河涌438千米。
9.全市累计建成135家节水型企业,834个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和93个节水型居民小区。
10.全市“i志愿”注册护河志愿者64910名,组织开展大型志愿服务600多场,累计服务时长近13.4万小时。
11.2020年12月,佛山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填补了广东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空白。顺德区龙江镇以辖区内21公里桑园围堤为主线,建设桑园围环堤遗产碧道。
12.2019、2020年连续2年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1集体、2个人获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表彰。
12月27日早晨,佛山将出现今年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约5℃。12月26日,佛山日报记者采访发现,市内不少农户已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寒潮带来的影响。
走进顺德陈村,蒙蒙细雨下不少农户正在花卉种植场内忙碌。已有20多年年桔种植经验的云先生一大早就赶到种植场为朱砂桔裹上一层塑料膜。“得知气温骤降后,我们马上采取防寒防雨措施,给年桔覆盖上薄膜,防止受到寒雨侵蚀。”
在三水芦苞镇的健叶蔬菜专业合作社里,农户们在合作社指导下积极做好防寒措施。“得知寒潮消息后,我们提前好几天告知农户,要尽快做好育种工作,实在来不及的,可以等到寒潮过后再开展。”健叶蔬菜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叶桂柱表示,合作社应对寒潮天气已有丰富经验,“对于菜心、芥蓝等蔬菜来说,寒潮天气尽管延缓了它们的生长周期,但可使它们的口感变得更加鲜甜。”
佛山市农业农村局提醒,26日夜间到27日阴冷天气加剧并伴有中雨,广大农民朋友要及时做好防寒保温措施,密切关注气象预报,确保农作物安全过冬。为了帮助全市农户做好防寒防大风工作,25日,市农业农村局已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出农业防寒防冻减灾攻略,针对蔬菜、旱地作物、果树、茶树、花卉、畜禽、渔业等生长阶段及特点,提供专业的防寒防冻指导意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