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详细内容

第十一章 天下

时间:2020-02-05     人气:1490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第十一章 天下

1.天下方术

【原文】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皆以其有为不可加矣!古之所谓道术者,果恶乎在?曰:“无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


【解释】天下那些研究方术,也就是道术的人很多,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的成就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以为自己水平已经高得不得了了!所谓方术,是道术局限于一方,局限于一角。


远古以来所谓的道术,果真是存在的吗?存在于何处呢?


回答道:“无所不在。”又问道:“神圣的圣人从何处降生?贤明的君王从何处出现呢?”回答道:“圣人之所以生,贤明的君王之所以成,皆可归于一,归于大道。”


2.以道为门

【原文】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解释】万变不离于大道这个宗本,万法归于宗本,这样的圣人可以称之为天人。


须臾不脱离于精纯的大道,这样的圣人可以称之为神人。王阳明先生曾经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打比方,致良知的过程就像加工精纯大米的过程。要经过许多的精深专一的加工过程。此心如果能够恢复精纯的本心,如同金子越来越精纯,就可以称之为神人。


丝毫不脱离于本真,真心,可以称之为至人。所谓至人,前面我们也解释过了,就是到家的人,回归于自性本心家园的人。


以天性为宗,正所谓天人合一,天性赋予人本有的德性,赋予人自性本心;以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为本;以大道为天门,如果能够见道,就打开了大道的天门;能够知晓变化的天机,能够知晓兆头,趋吉避凶,这样的人称之为圣人。


以仁爱布施恩德;以义辨别清楚事物之理;以礼法规范言行;以雅正的乐调和性情;仁慈馨香的样子,可以称之为君子。


以法度划分尊卑,才德高的为尊,才德低的位卑;以名分为表进行区分;以参照比较校验划分名分的正确与否;以稽考考察作为决断的依据,如同一二三四这些数字一样分明。百官以此划分职位的高低,所负责的工作。


以耕作为常业,以农为本;以满足百姓衣食为主;繁衍(蕃)、生殖(息)、蓄积(畜)和收藏;把老弱孤寡放在心上,都能够有所恩养,这是百姓生存之理。


古代圣人的道德是极其完备的!圣人的德性匹配于天性的光明;取法(醇)于天地,天覆地载,厚德载物;化育万物;以天道调和天下;仁爱泽及百姓;既明于大道的根本,又能够下接地气,细枝末节的法度都处理得很好;六合通达,四时顺畅;不管大事小情,事物精细粗大,都无所不至,已经面面俱到了。


圣人在礼教法度上的圣明,在旧的典章制度、世代相传的史书中多有记载。那些记载在《诗》、《尚》、《礼》、《乐》典籍里的事情,邹和鲁地的学者和官吏大多都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


《诗》以言志,我们平时经常说诗言志,也是这个道理;《书》以言政事;《礼》为行为规范;《乐》可以调和性情;《易》以明阴阳,阴阳明,大道就可以明了;《春秋》讲清楚尊卑名分。


这些学问散部于天下,而施行于中原之地,诸子百家的学问时常会引述而称道。


3.为天下裂

【原文】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解释】天下大乱,贤圣的学说不能显明于世上,大道不行于天下,不能回归于一,回归于道德。


天下各门各派,大多只是得管窥之见(一察,一孔子见),而自以为是,抱着不肯放下。


比如耳目鼻口,都有所明了的地方,都有一定的官能,然而却不能相通。眼睛执着于眼睛所见;耳朵执着于耳朵所听,互相都不能够说服对方。犹如百家众多的技艺,都各有所长,适合的场合都各有所用。


虽然如此,然而各家之言,都不能够兼备(该),不能周遍,不能穷尽万物之理,只是偏于一隅之见罢了。


如此各执己见,就会割裂天地自然的美;离析万物之理,不能穷尽万物之理;破坏古人的全德。西方的哲学思维是分科的思维,所以有越来越精细的分科。西方哲学思维从小看大,就看不明大道。东方思维是从大看小,看细节不是很明了。科学也有科学的好处。东西方互为阴阳,两个视角都要有,就可以看清楚了。


他们很少能够具备天地之美,只有发明本有的明德,天人合一,才具备天地之美,大美而不言,行不言之教。他们不能有大爱圣明的仪容。


所以说,此道为内圣外王之道;暗昧而不能发明;郁闷而不能发扬;天下的人各自为自己的私欲,偏执于自己喜爱的方术。


真是太悲哀了!诸子百家的道术,走入极端,而不知迷途知返,必然不能与古人的大道相合!当今科学也是如此,现代物理学已经走入极端,陷入复杂的数学游戏,无法自拔,无法与大道相合,如何能够走出困境呢?


后世的学者,很不幸不能见到天地本来纯净之美,不能体悟天人合一之美;不能见到古代真人所实证的天地万物为一体。古人的道术就这样被天下人割裂了。爱因斯坦为物理学的大统一花费了后半生的时间,都一无所获。只是世人各执己见,割裂心和物罢了。本来心和物是一元的,如果已经割裂开来,如何能够得到大统一理论呢?


4.墨子之道

【原文】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为之大过,已之大顺。作为《非乐》,命之曰《节用》。生不歌,死无服。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道不怒。又好学而博,不异,不与先王同,毁古之礼乐。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舜有《大韶》,禹有《大夏》,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之乐,武王、周公作《武》。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未败墨子道。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解释】教诲后世子孙不要奢侈;不要奢靡于万物;不使得各种尊卑等级差别(数度)过于明显(晖);以绳墨规矩自行矫正自己的过失和偏差;以此来防备世上的应急之需。如果平时就挥霍无度,遇见战乱和灾害,就无法满足应急之需了。


远古的道术确实包含以上内容,这些都是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所遗留下来的遗风,墨翟(墨子)和禽滑厘之流听闻这些遗风,就会很欣悦。


不过墨子他们所推行和主张的却太过了,要人们抑制情欲而顺从此道。他们提倡非乐,不要贪图享乐,而要求人们节约民力物力,不要随便浪费使用(《墨子》一书中有《非乐》、《节用》等)。


生前不歌唱,死时不穿丧服。面对当时厚葬过于奢靡情况,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不可矫枉过正了。墨子提倡泛爱、互利而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墨家之道不主张怒威杀伐(《墨子》一书中有《兼爱》、《非攻》等)。


墨子本人又好学而博学,不求标新立异,也不与先王的礼法苟同,主张毁弃古代的礼乐。


(1)墨子反对古代的乐。黄帝有《咸池》,尧帝有《大章》,舜帝有《大韶》,大禹有《大夏》,成汤有《大濩》,文王有《辟雍》这些雅正的音乐,而武王和周公作《武》。这些乐曲都是古代贤明的君主所喜爱的雅正音乐。


(2)墨子反对古代的礼。古人的丧礼,贵贱有不同的礼仪,上下有不同的等级。天子的棺椁有七重,一层层互相嵌套;诸侯有五重;大夫有三重;士是两重。现在墨子却主张生前不歌唱,死去不穿丧服,只需要用桐木做的棺材三寸就可以,不需要外棺,以此为天下的法则。令天下人效法于此。以此法则教世人,恐怕不爱世人;以此法则对待自己,固然也不能爱惜自己。


庄子我这么说,并非刻意去抨击墨子的学说。虽然如此,人们在想歌唱的时候,抑制人们不去歌唱;人们想要哭泣的时候,而抑制人们的不去哭泣;人们想要快乐的时候,抑制人们不要去享受快乐。这难道合乎人本有的性情吗?


墨子主张人生的时候要勤劳,死后要薄葬,墨子的学说对于人性未免太过于刻薄(觳)了。


这样的学说实行起来,未免使得人容易忧虑,使人悲伤,实行起来百姓难以做到。


恐怕墨子的学说不能说是圣人之道,这是违反天下的人心的学说,天下的百姓已经不堪忍受了。


墨子虽然唯独自己能够胜任此道,自己能够做到,然而他又能拿天下人怎么样呢!脱离了天下的百姓,其学说离先王之道就很远了!先生之道如《大学》中所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如果远离百姓,不走群众路线,就错得太远了。


5.不足谓墨

【原文】墨子称道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橐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使后世之墨者,多以裘褐为衣,以屐蹻为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谓墨。”


【解释】墨子称赞说:“昔日大禹治水的时候,堵塞(湮)洪水,疏通长江和黄河,而通达于四夷九州。”


墨子又说道:“整治的名山大川三百条,支流三千条,细小的沟渠无数条。”


墨子又说道:“大禹亲力亲为,亲自拿着抬筐、挖土,而汇聚天下的河川。”橐,盛土的器具;耜,挖土的工具。


墨子又说道:“大禹太过于辛劳,小腿肚子(腓)都没有肉,小腿(胫)都没有毛了。沐浴于大雨之中,狂风梳理(栉)头发。安置成千上万个城邑。大禹是大圣人啊,为天下操劳到如此程度。”


所以,要以大禹为榜样去效法,使得后世的墨者,大多用羊皮和粗布(裘褐)作衣服,穿着木屐和麻鞋(蹻),日夜不休地辛苦劳作,以自我受苦清修为行为准则。


并且还说:“如果不能如此,就并非大禹之道,不足以称之为墨者。”


6.后世墨者

【原文】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若获、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以坚白同异之辩相訾,以奇偶不仵之辞相应,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


墨翟、禽滑厘之意则是,其行则非也。将使后世之墨者,必以自苦腓无胈、胫无毛相进而已矣。乱之上也,治之下也。虽然,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


【解释】后世墨者相里勤及其弟子五侯之流,南方的墨者若获、已齿和邓陵子等辈,都诵读《墨经》,而却背异(倍谲)不同,相互之间都称之为墨家的旁门左道,称之为别墨,并非墨家的正统。


后世墨者沦落于以离坚白、合同异这样的辩题相互辩论,相互诋毁(相訾)。可能当时名家公孙龙、惠施关于离坚白、合同异和白马非马等言论名扬于天下,所以后世墨者也以此为辩题,以区分高下,区分哪家为墨家正统。


如此辩论本来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事情,以奇偶如何能够相互对应呢?以墨家辩论胜出的人称之为巨子,推举为圣人。同样的道理,墨家称之为巨子,儒家称之为硕儒或者鸿儒。


他们都心甘情愿奉这样的圣人为领袖,希望能够传之于后世,至今各个门派之间还在争论不休。


墨翟和禽滑厘的本意是好的,可是推行起来就不对劲了。


如此将会使得后世的墨者,必然以自苦,乐此不疲。辛劳到小腿无肉、小腿无毛,相互争胜罢了,比比哪个更加努力。


他们扰乱天下的过错多,而使得天下大治的功劳少啊。


虽然如此,墨子真实天下难得的好人啊,世上是很难再找到的了,虽然弄得自己形容枯槁,而不会舍弃自己的主张,可以算是很有才能的大才了!


7.以此白心

【原文】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宋钘、尹文闻其风而悦之。作为华山之冠以自表,接万物以别宥为始。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以聏合欢,以调海内,请欲置之以为主。见侮不辱,救民之斗,禁攻寝兵,救世之战。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故曰:上下见厌而强见也。


【解释】前面讲墨家,现在讲另一个学说流派。代表人物为宋钘和尹文。他们的主张是反对战争,提倡均等,崇尚节俭等,与墨家有一定相似之处。


不为世俗所牵累,不以外物为追求,不依赖他人而存活,不违背(忮)大众的性情,但愿天下都能够得到安宁,以保全百姓的性命。人人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给养,能够满足就可以了,不求奢侈,以此表白心迹。


远古的道术也存在这方面的情况,宋钘和尹文如果听闻有如此的遗风,就会感到欣悦。他们自己制作华山形状的帽子,以表明自己的心迹,表明自己均平的思想。因为华山上下都是均平的,在华山之巅,也是平坦的。心接万物,首先不要带有偏见,要去除物欲的遮蔽(别宥)。


他们说心可以包容天地万物,称之为心之行。


以柔和(聏)的态度,包容天下的人,与人欢乐地相处,调和海内外所有的人,不发生纷争。并请大家把这样的人安置于天下共主的位置。


遇见侮辱之事而不感到是耻辱和羞耻,能够容忍天下的人;能够挽救百姓的争斗,解除纷争;禁止相互之间攻伐,止息刀兵;挽救天下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以此主张周游于天下,对上游说列国诸侯,对下教诲百姓。


虽然天下的人没有采取他们的主张,然而还是勉强坚持喧嚷不休(强聒),丝毫不舍得放弃。所以说:他们的主张虽然对于身居高位的君主,对于底层百姓而言,都已经感到厌烦了,但是还是强行去表现。


8.不忘天下

【原文】虽然,其为人太多,其自为太少,曰:“请欲固置五升之饭足矣。”先生恐不得饱,弟子虽饥,不忘天下,日夜不休。曰:“我必得活哉!”图傲乎救世之士哉!曰:“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已也。以禁攻寝兵为外,以情欲寡浅为内。其小大精粗,其行适至是而止。


【解释】他们为人们谋求太多,而为自己谋求太少了。他们说道:“请给我准备无升米饭,能够吃饱就可以了。”


他们的先生恐怕都吃不饱饭,弟子们虽然在忍饥挨饿,然而却不忘天下,日夜不停地操劳和奔波。春秋战国的时候,战乱频仍,仁人志士都在谋求挽救天下苍生。他们说道:“我必须得活着呀!如此才可以挽救天下。”他们似乎很高傲的样子(图傲),俨然如同救世主一样!


他们说道:“君子不会过于苛求明察,不会令自身过于受外物的诱惑。”他们认为无益于天下的事,弄得太明白还不如到此为止了。


他们对外禁止攻伐,止息刀兵;对内清心寡欲,节制情欲。


他们对于大事小情,都只是适可而止。


9.有所不可

【原文】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趣物而不两,不顾于虑,不谋于知,于物无择,与之俱往。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彭蒙、田骈、慎到闻其风而悦之。齐万物以为首,曰:“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


【解释】公正而不结党营私;平易而无私心;如同河流决口一样顺其自然,而不会刻意人为做主;与万物合一,而不生二心;不去思虑太多;不使用智巧进行谋求;于万事万物不会刻意选择,哪个喜欢的,哪个不喜欢的,都能够随遇而安。


远古的道术也存在这种情况,彭蒙、田骈和慎到听闻如此遗风,就会感到欣悦。


他们的学说,以齐同万物为首要任务。单以庄子《齐物论》一篇已经超越此学说许多了。


他们说道:“天能够覆盖万物,而不能够承载万物;大地能够承载万物而不能够覆盖万物;大道能够包容天地万物,而不能够辩白清楚。”由此可知,万物都有所可以的,也有其所不可以的。


所以说:“如果刻意人为选择了,就有不周遍,不周到的地方;如果教诲别人,就有教诲不到的地方;只有顺应天道则就不会有所遗漏。”


10.块不失道

【原文】是故慎到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泠汰于物,以为道理。曰:“知不知,将薄知而后邻伤之者也。”謑髁无任,而笑天下之尚贤也;纵脱无行,而非天下之大圣;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全而无非,动静无过,未尝有罪。是何故?夫无知之物,无建己之患,无用知之累,动静不离于理,是以终身无誉。故曰:“至于若无知之物而已,无用贤圣。夫块不失道。”豪桀相与笑之曰:“慎到之道,非生人之行,而至死人之理,适得怪焉。”


【解释】所以说,慎到(前面提到的人名)弃绝智巧,去除自己的偏见,而顺应于天道。淘汰(泠汰)万事万物,摆脱外物的束缚;把智巧和偏见都去除;以此为大道之理。他说道:“人们如果知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将由于知之不深,只是一知半解而被误导而受到伤害。”


一切顺应自然,就容易产生懈怠,自己懈怠(謑髁)无任职事,而却笑天下崇尚贤能;放纵洒脱而无修德行,完全缺乏人为努力精进修行德行,而非议天下的大圣人;或击(椎)、或拍(拍)、或削(輐)、或切(断),如此应对外事外物,与物宛转变化,把外物当成是束缚自己的刑具,不断地推脱,想办法摆脱束缚;舍弃是非之见,苟且可以免除物欲的牵累。


不以智巧和思虑未师,不深究前因和后果,岿然而独立罢了。从前面此家的主张可以看出,摒弃人为刻意的选择,人为的教诲,一味顺应于天道。如果单纯顺应于天道,如此容易走过了,就如同墙头草,风吹往哪一边,就倒向哪一边了。推一推而后往前行走,拽一拽而后往前走。


如同旋风一样回旋,如同飞羽一样盘旋,如同磨盘的石头一样转圈(隧),能够圆融保全自己而不受责难,动静都无过失,未尝有什么罪过。


这是为什么呢?如同无有感知的无情外物,无情众生一样;无有性情的自我,就没有祸患,正如《道德经》中所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如果没有此身,又有何忧患呢?无使用智巧,所以不会被思虑和智巧所牵累。一物必有一理,对于此家学说,人如同草木,草木必有其理。所以草木顺应天道而行,须臾不离于天理。所以终身也就无所谓名誉。


所以说:“以至于如同无感知的物件一样而已,无须圣贤,只是土块都不失此道。”


那些才华出众的人(豪桀)经常在一起讥笑道:“慎到的学说,并非活人所能实行,而只是死人之理罢了,理所当然被人们看成是怪异的学说了。”


11.未曾知道

【原文】田骈亦然,学于彭蒙,得不教焉。彭蒙之师曰:“古之道人,至于莫之是、莫之非而已矣。其风囗窢然,恶可而言。”常反人,不见观,而不免于魭断。其所谓道非道,而所言之韪不免于非。彭蒙、田骈、慎到不知道。虽然,概乎皆尝有闻者也。


【解释】田骈也是如此,从学于彭蒙,深得其要旨,得其真传心法。彭蒙行不言之教,不教自明。


彭蒙的老师曾说道:“上古得道的真人,已经达到不分是非的境界了。上古真人何曾有什么言教,开口呼气如同清风吹过,湛然寂静的样子(窢然),还需要有什么言语呢?”庄子在前面有讲,无是就无非,有是就有非。对于真人而言,没有分别心了,是和非都泯灭了,都归于一了。


田骈、彭蒙他们所说的,经常违反人的本性,不见自己本心,不能直观于自性本心,而未免就会割断分裂(魭断)来看待外事外物了。


他们所谓的道,并非真正的大道,他们所说的是(韪),在大道的角度,未免落入非了。


彭蒙、田骈和慎到的确都不能真正知晓大道。庄子对他们进行印证了。虽然如此,大概他们也曾经对大道有所耳闻吧。


12.老子之道

【原文】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常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余。其行身也,徐而不费,无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独曲全。曰:“苟免于咎”。以深为根,以约为纪。曰:“坚则毁矣,锐则挫矣”。常宽容于物,不削于人,可谓至极。


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解释】以无形的大道为本,以本为精纯;外物为末梢,本末就区分清楚了,以外物为粗杂。修炼大道如同修炼真金,纯度越精纯,越接近于大道。大道如同精米,越加工,越精纯。此道如同真心,越做功夫,此心越真,越精纯。


世人以为积蓄财货为富足,以为积蓄知见知识、以为博学为富足,然而不是如此的,恰恰相反,这是不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自性本来就自足,无须外求。古代真人只需要恬淡自守,与神明合一,回归于自性本心就可以了。


上古的道术存在这方面的情况,关尹和老子听闻这样的遗风,就会欣悦。关尹在函谷关请老子写下五千真言,所以就有《道德经》传世。关尹和老子的学说,树立常无和常有的说法,有和无又归于太一。《道德经》中讲,“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去除名相,观察大道的奥妙;常有,在名相之中,在万物之中观察大道的形迹。


老子此道,以柔弱谦下为表,而以虚空、生养万物而不毁万物为里。《道德经》中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关尹说道:“自己不会以成就万物之功而自居,有形万物自己彰显罢了。”大道动起来,如同流水一样;安静的时候,如同明镜一样。感应外物,如同声响,如同回声。物来则应,物去不留。山谷虚空,对着山谷呼喊,必定会有回声。恍惚(芴)之中似乎无物存在,寂静得似乎清虚无物。混同而归于中和,无和有归于一,是和非归于一;欲多得而反而失去。未尝敢于为人先,而常随顺别人。《道德经》中讲,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说道:“知雄的刚强高傲,而守雌的柔弱谦下;正是犹如谦下,如同溪流处于低下的位置,天下的涓涓细流都汇聚于溪;知白的荣光和显耀,而守暗昧的诟辱,为天下的幽暗深谷。”人都争着为先,而唯独自己却不敢为天下先,而取其后。


老子又说道:“甘受天下的辱垢”。天下涓涓细流,不管是污垢的还是干净的,都汇聚于溪流。世人都取实有外物,而唯独自己取虚无大道,归于虚无自性本心。


老子又说道:“无积蓄和储藏,似乎有余的样子。”六祖讲,自性具足一切。王阳明先生也讲,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已经具有一切了,无须刻意积蓄外物。充足的样子(岿然),而似乎很有余。立身行事,安于大道,徐徐而动,似乎不费气力的样子。自己恬淡无为,而笑话那些追求智巧的人。人人都追求福贵,而唯独自己在功名面前,懂得弯曲自己,而保全自己。


老子又说道:“但求(苟)免于祸患(咎)”。此道以玄深为根,需要一门深入,深入而入于大道的根本;以俭约为纲纪。老子有三宝,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又说道:“坚硬就容易毁坏了,尖锐就容易挫败了”。坚硬不容易弯曲,就容易毁坏而折断;太过于尖锐,锋芒毕露,就容易被挫掉棱角。常能宽容待物,不会过于坚硬和尖锐,就不会被外物所伤;不会被人所削去棱角,可以说这是达到妙道的极致了。


关尹和老子,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得道真人!由此可见,庄子对于老子的评价如此之高。纵观庄子全书,都在发明老子的要旨。


13.庄子之道

【原文】芴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其书虽瑰玮,而连犿无伤也。其辞虽参差,而諔诡可观。彼其充实,不可以已,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宏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可谓稠适而上遂矣。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解释】此道寂寞(芴漠)清静,无形无相。造化变化无常,人的生死变化也是无常的。然而死生如同昼夜变化,本无生无死。不管是生是死,都和天地同为一体。只是顺应天地万物一起变化罢了。


茫茫然而不知往何处去;恍恍惚惚又不知何处安居;此道保罗天地万物,在万物之中未尝须臾离开此道,一物必有一理,万物莫不以道为依归,以道为天地万物之根。


上古的道术有关于这方面的描述,庄子听闻如此遗风,就会欣然喜悦。


庄子似乎用荒谬悠远的说法,荒唐的言论,不着边际的言辞,时常放纵不拘,而不会拘泥于一家之言,不以一孔之见而表现自己的道术。


庄子以为天下人都沉迷不觉悟,在世间的污浊之中;世人迷惑,不能接受真言,所以不可以直接与庄子交谈;用无妄心的真言,任意挥洒发挥,如同泼墨,浑然天成;以古圣先贤的话加重份量,令人信服;不能直接讲真言,世人多不相信,就以寓言广泛地阐发道理。


庄子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敖倪)万物。不谴责谁是谁非,入于世俗共处。


庄子的著作虽然奇特宏伟(瑰玮),然而却很连贯,丝毫看不出缝隙,浑然一体,能够阐明天理。言辞虽然参差不齐,而却奇异(諔诡)引人入胜。


庄子的著作内容充实,无所不包,不能穷尽。上与造物者同游于太虚;而在下能够超脱个人生死,进入无生无死,无始无终之域。与造物者为友。


庄子上达于本源,上达于道,宏大而精辟地论述大道;归于大道之宗,可以说调和天地万物,都归于形而上之道了。


虽然如此,能顺应造化之机,而解除万物之累;庄子的学说,阐发大道的宗旨,如同找到源头活水,万物之理从中涌出,不可穷竭;一物一理都不离大道的宗本。庄子的学说,幽暗深远,无有穷尽。


14.惠施之道

【原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解释】惠施有很多的方术,学富五车,然而其道驳杂不纯(舛驳)。他的言说都不能切中于大道的要妙。心要纯真,才能称之为真心;有纯真的心,才能称之为真人。


惠施有著名的“历物十事”,也就是深究万物之理。王阳明先生讲格物致知,只需要把心本有的良知恢复了,就可以穷尽万物之理了。惠施之道和王阳明之道都是相通的。华山顶上各个山峰是相通的,在形而上的高度,可以融会贯通。


惠施说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我们对宇宙很好奇,宇宙外面是什么呢?难道是太阳系、银河系吗?最小的单元是什么呢?难道是原子、夸克吗?惠施在这里回答我们了,宇宙很大,但是没有外面的边界。万物可以无限的划分,但是没有最小的边界。宇宙是无内无外的,内外只不过是虚幻的概念罢了。正是有内,所以就有外;正是有长,所以就有短。什么是大一呢?天地万物,都同为大统一的、都是一体的,所以称之为大一。什么是小一呢?对于万事万物而言,不管多么小的一个个体,都是一个个的小我,都可以立足于一物,观察整个宇宙。


惠施又说道:“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如果没有厚度,是无法累积的,尘埃虽然细小,但是有其厚度,所以可以堆积成大地,绵延千里。心没有憨厚,没有至诚,就无法积德,就无法积累厚德,心就不会绵延千里,不会无所不包。所谓的厚度,大小长短这些尺寸,也是相对的,相对论中有“尺缩效应”。本来是无厚无薄,无长无短的。


惠施又说道:“天与地卑,山与泽平。”从宇宙的视角来看,天和地一样都是低下的;高山和河泽也都是一样低平的。


惠施又说道:“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刚升到正中,就开始偏斜了;万物方才出生,就面临死亡了。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当中,本来是无生无死,无正无斜的。太阳对于地球某个地方是日中,另外一个地方就是斜的了,如此看来一切都是相对的。


惠施又说道:“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大同小异这个成语从这里引出。什么是小同异呢?小同异也就是小异。对于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小宇宙,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虽然看似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可是会有细微的差别。从古至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孔,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指纹。王阳明先生格竹子,虽然当时没有清楚竹子之理,可是后来他谈到竹子之理了。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竹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节竹子。


惠施又说道:“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天地万物本来同为一体,称之为大同。古圣先贤一直致力于人类的大同世界。所谓天下大同,不管是哪个民族,哪个肤色,普天下的人都是同为一家的,都是同为一体的。万物都是毕竟同为一体的,可是万物各自都是毕竟有差异的,这称之为大同异。大同小异分开讲是大同异和小同异。


惠施又说道:“南方无有穷尽,似乎很广大无边无际,然而却是有穷尽的。”此句一语道破空间本质。天下本来无南无北,只是人为划分罢了。孩子会很好奇地问,哪边是左边,哪边是右边。左右的分别,只是人的概念;同样的道理,南北的分别也是如此。《六祖坛经》中讲,人有南北,可是佛性并无南北。


惠施又说道:“今日适越而昔来。”此句一语道破时间本质。时间是相对的,楚国的时间和越国的时间是不同的。天上的时间和地上的时间是不同的。相对论中讲时间有钟慢效应。今天从楚国出发去越国,而昨天就到达了。东方的越国比西方的楚国要早看到太阳的升起。比如越国处于二号的时候,楚国还是一号。如果从楚国出发去越国,从楚越边境上出发,走得足够快,楚国还在一号的时候,就到越国了。这个人在越国一看手表,就会觉得很奇怪,越国现在已经是二号了,可是手表上还是楚国的一号,也就是说昨天就到达了。现在有飞机,飞机在地球上不同时区之间穿梭,就更加容易实现了。


惠施又说道:“连环可解也。”此句从古至今的解释五花八门。南北只是相对的,南北互为阴阳。比如磁铁有南北两极,可以环环相扣,组成连环。解在何处呢?南北回归于一,回归于无南无北。前面有个故事。南帝和北帝相聚于中间的浑沌帝之地。如果回归于浑沌,就可以解脱了。有今就有昔,无今就无昔。有今就有古,无今就无古。时间如同流水一样,今天和昨天环环相扣,无法解脱。然而每个今天都是独立的,当下一刻是永恒,在每一个当下就可以解开时间连环。我们每个人的念头都是连环不断的,绵绵密密,念念相续,然而如果把念头放在一句佛号上,就可以打破连环,破妄念的连环八卦阵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就可以打破妄念的连环。惠施讲,飞鸟之影未尝动。西方人讲飞矢不动。运动如同连环,环环相扣。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八卦图表达,循环往复,如同连环。


惠施又说道:“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惠施说他敢肯定宇宙的中央在哪里,就在燕国之北,越国之南的那个地方。连环的每个地方都是破解之处,连环的每个地方都可以作为整个环的中心。一物一太极,每个事物都可以当成宇宙的中心。以地球为中心建立参照系可以,以月球为中心也可以,以太阳为中心也可以。可以说地心说也没有错,日心说也没有错,以任何一物为中心观测宇宙都是可以的。


惠施又说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此心广泛,无所不包,大爱天下万物。天地万物本来都是同为一体。既然同为一体,同为手足,就会有无缘大慈,同体的大悲心。


15.飞鸟之影

【原文】惠施以此为大,观于天下而晓辩者,天下之辩者,相与乐之:卵有毛;鸡有三足;郢有天下;犬可以为羊;马有卵;丁子有尾;火不热;山出口;轮不蹍地;目不见;指不至,至不绝;龟长于蛇;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狗非犬;黄马骊牛三;白狗黑;孤驹未尝有母;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辩者以此与惠施相应,终身无穷。


【解释】惠施把“历物十事”当成天底下最伟大的真理,向天下人展示,并知晓所有善辩的人。而天下那些喜欢辩论的人,也很喜欢和惠施谈论这些话题。惠施是庄子的至交好友,了解惠施,就能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庄子。


卵有毛:由于鸡有毛,所以猜测鸡蛋之中也藏有毛。可是鸡蛋当中我们何尝看见过毛呢?道德当中难道藏有仁义吗?善恶可以归于一,一当中藏有善恶吗?太阳光可以分出七色,太阳光藏有七色光吗?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中当中藏有喜怒哀乐吗?一根竹管开孔,就分出五音,竹管中藏有五音吗?


鸡有三足:战国名家公孙龙子中有关于鸡有三只腿的论述。当我们观测王阳明山中之花的时候,就创造了花的影像。当我们不观测花,花和心归于寂静。当我们观测鸡腿的一瞬间,创造了鸡腿的影像,就会发现鸡有两只腿。当我们不观测鸡腿的时候,鸡腿和心归于寂静,然而只有鸡腿这一个概念了。如此看来,不观测,鸡腿只有一个;观测,鸡腿就有两个,加起来就有三只腿了。


郢有天下:郢都含有整个天下吗?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包天地万物,心即天下。郢都有多少楚国人呢?有多少颗心呢?古时候楚国人的心和今人的心未尝有什么不同。


犬可以为羊:犬可以用羊这个名字所代替。犬、羊的名字都是人为起的,只要约定就好了。不要小看这一点,如此是打破名相。脱离语言文字相,即是无上甚深禅。


马有卵:马本来是胎生的,可是如果一开始我们可以称之为卵生,如此未尝不可。请注意了,这里是指用卵生代替胎生,只是叫法的替换罢了。类似于给人改名字。


丁子有尾:丁子是青蛙。蝌蚪有尾巴,可是变成青蛙就没有尾巴了。所以不能说青蛙有尾巴。道德类似于青蛙,仁义类似于尾巴。如果回归于道德,仁义也就如同尾巴一样,没有踪迹了。尾巴就如同多余的手指头,对于青蛙而言是多余的东西。


火不热:人去感知火的一瞬间,就会创造热这种感觉。如果人不去感知,那火也不存在热这种感觉。所以说,离开人的感觉,火并不热。类似于离坚白的言论。手去触碰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坚的感觉。眼睛去看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白的感觉。


山出口:山本来是无名的,山的名字比如华山、泰山等都是出于人的口。完全可以把华山改成泰山,把泰山改成华山。如此就可以脱离语言文字相,步入禅境了。


轮不蹍地:车轮不会整个碾压地面,车轮在高速运转的时候,始终只有很小的接触面。所以说车轮并非碾压地面。前面庄子有讲到立足之地只有很小的一小块区域,正是由于有广大的无用区域,所以才能走动。


目不见:眼睛不能自己看见东西,要看见东西必须要借助光线。当然了,明察秋毫的人,不能称之为目明。只有能够见到自己自性光芒的人,才能称之为目明。只有听见自己心声的人,才能称之为耳聪。


指不至,至不绝:用手指去指认和感知外事外物,是永远无法知晓外物的实相的。正如康德的物自体,人永远是无法感知的。手指去摸石头的一瞬间,创造了石头的坚,然而石头如果不被触摸,就不会有坚这个感觉。即使手指去摸,去感知,也无法穷尽石头的实相。


龟长于蛇:长短只是人去观测的结果,本来是无长无短。相对论中有“尺缩效应”。假如蛇以接近光速飞行,乌龟的确比蛇要长。


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矩不能画出绝对的方,圆规也不能画出绝对的圆。如果一个很大的圆规,刚好画出地球的圆形轮廓,然而对于观察者而言,似乎并不是圆的,而是笔直的。我们在开车的时候,可以看见远方的路面是弯曲的,越远路面就越显得狭小。相对论中有关于空间弯曲的论述。其实道理也是相通的。所谓的空间弯曲,离不开观察者,是在观察者眼中的弯曲罢了。《道德经》中讲,大方无隅。似乎很大的方形,都没有棱角。


凿不围枘:古时候做木工,在木头挖一个眼(凿),把相同形状的木块(枘)放进去。两者无法完全匹配,总是有空隙存在。如果能够完全做到无缝隙,除非是水了。道可以完全浸入天地万物,无缝隙存在。只要无有物欲夹杂其间,就不会有缝隙存在。称之为无间道,有物欲夹杂,就是有间道了。


飞鸟之景,未尝动也:飞鸟的影子,未曾动。西方有飞矢不动的悖论。动和静只是观察者的眼中的概念罢了,离开观察者,无动无静。《太极张三丰》这部电影主题曲中唱道:“没有动,哪有静。没有胜,哪有败。”禅宗有个著名的公案,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飞鸟运动的时候,留下了影子的轨迹,影子如同连环。如何破解影子这个运动连环呢?动和静的概念只是人观察的结果罢了。


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迅疾飞行的箭头,而有不飞行、不停止的时刻。箭头是非动、非静,停止对应于静,飞行对应于动。这个命题和西方飞矢不动的悖论如出一辙。西方古希腊的芝诺、东方的庄子和惠施,差不多生活在同样一个年代。东西方的先贤几乎同时提出这样一个命题。


狗非犬:对于古人而言,大的称之为犬,而小的称之为狗。所以我们说小狗。当然了,狗、犬的称呼是可以调换的,也是人为起的。如此就可以打破名相的束缚了。


黄马骊牛三:一匹黄马、一头骊牛在草地上吃草。假如我们去观测他们的时候,就可以数出二,有数字二的概念。如果我们不去观测他们,他们归于寂静,归于一;心归于寂静,归于一。二加一,就等于三了。这有点类似于“鸡三足”那个诡辩命题。


白狗黑:世界上本来无白无黑,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也只是日月轮回的结果。如果我们看不见东西,就无法理解白是什么样的白,黑是什么样的黑。由于人的眼睛接收到白色光波,所以在头脑中有白的影像。如果接收不到任何光波或者接收到黑色光波,头脑中就有黑的影像。白和黑的名字最初的时候是未曾有的,可以以白为黑,以黑为白,把名字颠倒过来。所以,白狗可以称之为黑狗。


孤驹,未尝有母:小马生出生以后,母马就死去了。可以说小马未曾有母亲。这似乎是诡辩的说法。禅宗里有参话头,提升修行者的悟性。其中有个话头是: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天地是一个大熔炉,可以生出母马,小马,也可以生出人身。小马实则真正的母亲是天地,是大道。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一尺长的木杖,每天截取一半,万世都不能截取完。一小节一小节的木杖,连成整根木杖,如同连环。


那些喜欢辩论的人,把上述这些问题和惠施进行辩论,一辈子都辩论不完。《道德经》中讲: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16.不服人心

【原文】桓团、公孙龙辩者之徒,饰人之心,易人之意,能胜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辩者之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