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这个产业园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
三水这个产业园
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
日前,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办公室公示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19个特色产业园入选,佛山有2个。其中,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以食品饮料特色产业成功入选。
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办公室公示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以食品饮料特色产业成功入选。
中国(三水)国际水都饮料食品基地于2008年启动规划建设,总规划占地面积2.2万亩,分两期开发,首期开发1.5万亩,第二期正在进行规划。2021年5月,以水都基地为发展主阵地的水都小镇成功入围省级特色小镇清单管理名单。2021年11月,水都基地通过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评审,佛山市三水区西南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入选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也是全省首个食品饮料特色产业园。数据显示,2020年水都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440亿元。
2021年1月至8月,水都基地规上工业产值实现344亿元,同比增长29%;税收实现12.16亿元,同比增长16%。目前,水都园区已集聚131家企业,其中食品饮料及其配套企业106家,百威、红牛、可口可乐、亨氏、三全、健力宝、锐澳、联东U谷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食品饮料企业纷纷进驻,一条集生产、销售、原材料、制罐、包装、物流等环节于一体的饮料食品全产业链已逐渐成形,在饮料食品行业形成了“航母级”的产业集群,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饮料制造集群。
三水区西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西南街道将做强传统与新兴产业双驱动文章,坚持项目为王,重点加大招商选商力度,以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高水平推动水都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南水都北科创”产业新引擎,推动产业发展专业化、高端化,全面加快全国标杆食品饮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步伐,助力佛山打造超3000亿元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这几天
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
想必都是:
很多老父亲老母亲
内心都忐忑不安:
孩子这么小,有必要打吗?
打了会不会有问题?
快看权威解答!
另外,还有家长表示
如果孩子有咳嗽、哮喘、
过敏性鼻炎等
可以打新冠疫苗吗?
接着往下看~
家长应确保孩子在健康良好的状态下接种疫苗,为更好评估您的孩子是否能接种,建议家长在接种时如实告知接种医生孩子的疾病史、用药史等健康情况。
湾区之源,三江汇流,行走在淼城大地,处处可见项目建设热潮涌动,一幅幅如火如荼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城市三水”砥砺奋进的足音。
“十三五”时期,是三水承前启后、开创新局、实力增强的五年,是城市蝶变、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五年,“千亿三水”实力更强,“城市三水”建设更快。
回望来时路,无数努力奔跑的追梦人,为“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探路先行。时光不负奋斗者,透过一项项数据,奔腾的三水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更加幸福的发展。
五年来,三水实力出圈:位列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上榜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数字政府建设经验入选全国特色创新案例;担当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为广东全域乡村振兴先行示范“三水样本”;GDP增速连续多年全市领先,在大湾区城市群竞合的赛道上提速赶超。
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新起点上,“城市三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路奋进奔向前。新的荣光与梦想,正在这片热土精彩上演,也将继续映照在三江汇流之上,印刻在“城市三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中。
坚守工业立区,加速提质增效迸发新动能
在佛山国家高新区三水园,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源源不断下线,后续将应用在全球众多EV汽车上。今年以来,广东邦普在三水接连增资扩产,未来数年有望突破百亿产值规模。
在三水,这样的优质企业落地投产、做大做强的故事一直在上演。制造业发展是三水最足的底气。在工业强区的发展道路上,三水制造业从小变大,由弱渐强,推动三水经济社会发展,并在2015年底成为千亿GDP的县域经济体。“千亿”之后再出发,三水兑现了“争当佛山经济新增长极”的承诺,GDP增速多年领跑全市。
“城市三水”的发展,是一场永不停止的接力跑。三水坚持在全局中谋划、在大局下行动,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坐标系中找准三水定位、发挥三水所能,顺势而为、做强自己,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三水特色的“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水坚持把制造业作为立区之本,走出一条主导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道路。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工业立区近20年的积淀,三水从健力宝的“一水独秀”打响产业发展“头炮”,其后推动多个门类产业集聚发展,逐渐形成产业集群。截至2020年底,三水拥有装备制造、泛家居、食品饮料、电子信息四大产业集群企业超2000家,总产值规模超过3400亿元,推动三水在2020年实现GDP1251.13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500亿元。
过去五年来,三水始终坚持量质并举,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25位、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新城区第20位。与此同时,三水招商引资项目超千个,总投资额超2500亿元;百亿级、千亿级制造业集群效应凸显;对外经济加速发展,累计进出口总额超千亿元。
推动“三水制造”迈向“三水智造”,创新是源头活水。历经五年的攻坚,创新成为三水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创新载体不断完善,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IBM车库创新项目、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服务平台相继落户;实现国家级孵化器、首台(套)装备“零的突破”;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70家增加到54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163家增加到507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三水成为具备广阔发展空间、优越区位条件、雄厚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等多重优势叠加的区域,拥有连片工业用地,七个镇街都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园,构筑起高质量发展新经济走廊。
风劲帆满图新志,击鼓催征再出发。三水将在坚决抢抓佛山制造业发展黄金机遇期中坚守实业、开创新局,把厚积优势转化为赶超胜势,奋力开启一个新的黄金发展期。
城乡共融共生,标杆引领赋能美好生活
产业是三水强区之基、城市是三水发展之要,“十三五”期间,三水始终将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牢牢把握城产人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实现跨越赶超。
这五年,是三水城乡建设史上投入最多、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突破。三水始终坚持走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之路,全面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强区位、提能级、塑质感,擦亮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城市品牌。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高铁城轨作用日益增强,三水港全面直航大湾区枢纽港,“公—铁—空—港”立体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融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近日,三水区2021年第三季度新市民积分入户入围名单公示。名单显示,第三季度三水共提供300个入户名额,共有679人申请,比第二季度增加近200人,呈爆发式增长。纵观佛山其他兄弟区,禅城区提供392个入户名额,申请人数为354;高明区提供175个入户名额,申请人数为150,入户名额仍有盈余。
群众用脚为三水投票的背后是三水在“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产业基础与城市价值不断得到提升。三水这座城市经历了又一轮脱胎换骨的变化,一个全新的城市格局正不断刷新人们对三水的固有认知。五年来,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城市中心蓄势崛起,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三水新城核心区拔地而起,北江新区功能日趋完善,强中心组团融合发展,白坭、乐平、大塘三大副中心提挡晋阶,芦苞、南山彰显特色。“三水绿、三水蓝”镌刻城市三水发展底色、魅力源泉,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和跨区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三水区域价值节节攀升,资源、产业有序集聚推动人口流入。《三水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三水常住人口为80.32万人,十年间增加18.06万人,增长29.0%。
每到节假日,三水全域就热闹起来。荷花世界、南丹山等景区景点人潮涌动,西江十里画廊、芦苞涌花海、大塘劲农生态农业公园等备受青睐;陶缘谷、星空部落等精品民宿“一床难求”。依托天然优越的生态,近年来,三水康养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作为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三水从乡村振兴示范点到示范带,再到全域乡村振兴,一步步向“全域美”迈进,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城乡收入差距比1.35∶1,城乡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三水高质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30多项;承办全省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现场会,三水示范向全省展示。产业振兴项目引资额近100亿元,创历史新高,勇当探路尖兵,全面构建城乡共富共美共融新格局。
书写民生答卷,小康路上的幸福追逐
国之大者,经国序民;城之大者,为国为民。“城市三水”是以人的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民生幸福是三水最终的目标。80多万三水居民是三水前进的动力与基石,三水始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大力实施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为城市三水增添动力。
教育综合改革是三水历届党委、政府持续接力攻坚的民生工程。5年前,三水全方位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以空前力度推动教育“提质创优建高地”“筑基强腰树品牌”,一批围绕着扩容提质的改革措施纲举目张、扎实推进。5年来,三水投入超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10150个义务教育学位,超额完成学前教育“5080”目标。
教改红利也落地释放,学校育人探索获得新突破,教育质量得到新提升,市民得以分享教育发展的累累硕果。连年攀高的中高考成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显著成效,也让更多三水人对三水教育的信心越来越足。
作为全国首个富裕型长寿之乡,如何打好健康牌,打造湾区美好生活,是三水的重要课题。2017年,三水以超前力度开启卫生与健康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三五”期间,三水投入超55亿元用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珠江医院三水院区、白坭人民医院、三水北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及两项国家示范单位;国家卫生城镇、省卫生村、健康村(居)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加快迈向均衡优质。
三水始终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将六成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惠从党来”成为三水人民幸福生活主旋律,“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评“中国十佳民生决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五年来,三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189亿元,投入扶持资金43亿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市场主体数量增长78.8%,市场活力动力持续增强。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走在全市前列,推进区镇村“1+7+8+36”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运作,真正实现“家门办理、全城通办”;获评“2020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数字政府建设经验入选全国特色创新案例。
擂鼓鸣号,千亿强区潮头立;千帆竞发,“城市三水”正当时。面向未来,三水还将继续坚持高起点谋划,以奔跑加速度不断跨越,构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持之以恒改善民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城市三水”迈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中,书写答卷。
再创一个产业新三水的时与势
身处“一带一路”、“双区”建设、横琴前海开发开放、广佛全域同城化等国家级和区域性战略叠加的机遇期,面对大湾区资源要素东西贯通、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形成闭环、极点城市向外辐射等新态势,三水发挥承东启西作用,打造大湾区向东集聚资源、向西辐射带动的交通支点、产业支点、城市支点时至势成。
手握“天时、地利、人和”的三水,必须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正确看待“稳”与“进”,立足现有基础条件,找准发展方向定位,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创新中求突破。
三水这座城市,独特竞争力和独特基因,就在区位优势和流通环节。历史上,三水便是西、北江上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中国最早的复线铁路、广东第一条铁路——广三铁路曾使三水成为重要的陆运中转城市。
时至今日,三水拥有不可多得的枢纽优势。贵广、南广高铁开通,三水成为佛山的首个高铁站率先融入了全国版图;珠三角首个铁水联运“无轨铁路货场”花落三水……而即将迈进地铁时代,以佛山轨道4号线为引领,畅联湾区主要城市等一系列规划都令三水引发更多的期待。
翻看地图,位于广佛肇区域中心的三水,南北走向的狭长地形如一道大闸,其东边是以广州为代表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西边是肇庆以及更远的大西南地区。一边是经济影响力位居全球前列的国际化前沿阵地,一边是中国西南腹地近4万亿元的“超级市场”。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企业尤其是制造类企业一直对三水青睐有加。过去,企业来到三水,是看中了这里较低的成本和快速形成的上下游产业集群;现在和未来,企业想来三水,则更多缘于三水日益高端的先进制造业格局、身居大湾区之心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引领大湾区之先的雄心,以及对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不懈追求。
作为以产业立足的区域,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一直是三水孜孜不倦的追求。三水将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以深层次改革优化发展环境,以高水平开放汇聚优质资源,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激活三水高质量发展新动力。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面向未来,“城市三水”正在焕发新的活力,一场壮大城市现代化新能级、引领三水都市化新进程的变革已然来临。在新历史方位、新历史使命下,三水将把握交通支点、产业支点、城市支点的时与势,再造一个产业新三水。
■数读
●至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51亿元;人均GDP突破15万元,达到发达地区中位数水平。
●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总产值超3500亿元,先进制造业和泛家居集群挺进千亿产业俱乐部。
●2016至2020年累计实现财政总收入1120亿元、进出口总额10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2亿元、工业投资1723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超2500亿元。
●引进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等科创平台,国家级孵化器、首台(套)装备实现零的突破。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0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07家,分别是2015年的7.7倍和3.1倍。
●广佛肇高速、佛清从高速、佛山一环西拓北环段建成通车,镇街实现10分钟上高速。轨道交通直通“广深港”,高铁城轨出行日益便捷。
●高质量完成全省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获省级及以上荣誉30多项。成功创建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青岐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上榜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
●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家,芦江水产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市唯一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2020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35:1,城乡均衡发展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建成“1+7+8+36”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获评“2020年度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奖”;不动产登记“一小时审批”改革、“中介超市”建设走在全市前列。
●全区市场主体突破5.5万户,是2015年的1.78倍,跻身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投入75亿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新(改、扩)建中小学校11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0150个。
●投入55亿元推进医疗卫生改革,珠江医院三水医院、白坭医院、北部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及两项国家示范单位。
●财政民生支出累计223.2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至4.12万元,比2015年增长54.3%,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四会联动”基层治理模式获“中国十佳民生决策”,“重要事权清单管理制度”入选全国乡村典型案例。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