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六章 正信希有分
详细内容

第六章 正信希有分

时间:2020-02-04     人气:1365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不知可有人,听闻这样的言说,这样的一章一句,能够相信不?”须菩提很慈悲,帮我们向佛陀提问。......

第六章 正信希有分

1.生实信不

【原文】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解释】须菩提对佛说道:“世尊!不知可有人,听闻这样的言说,这样的一章一句,能够相信不?”须菩提很慈悲,帮我们向佛陀提问。我们能否相信呢?《道德经》中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半信半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我们听闻佛法,有无信心呢?是半信半疑,还是大笑之呢?


2.后五百岁

【原文】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解释】佛陀告诉须菩提道:“不要这样说,岂没有这样的人呢!”佛陀非常有信心,必然有后来人。


佛陀又说道:“如来灭度后,五百年后,有持戒而修福的人,在这样的章句当中,能够升起信心。以我所说的为实,并不觉得这是妄言虚言。”并不是什么样的人都有信心,而是持戒律修福的人,这样的人信心才足。圣人出来有个周期,两千五百年会集中出现大批圣人;五百年也会出现一小批。比如五百年前出现王阳明先生、张景岳等圣贤。而今恰逢五百年后,也会有大批相信佛法的人。


3.一念净信

【原文】“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解释】佛陀又说道:“应当知晓这样的人是累世积累福德的结果,是累世修行的成果,不仅仅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那里种善根。已经是在无量千万佛那里所种善根。正是因为累世修行种善根,所以一听闻这些章句,就可以一念清静,升起信心相信佛法。”


我们不必要回避前世这个说法。我们每个人都有父亲母亲,不断地追溯上去。我们能够存活在世上真的是奇迹。所有祖宗在传下后代之前都要健在,不可以被压死,摔死,挤死,冻死,饿死,烫死等。追溯过去,我们祖先是在远古海洋里一条鱼。我们累世当中,有当过君主,大臣,乞丐,妓女,医生等。


4.无非法相

【原文】“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这样升起信心的大根众生,只要一念起了信心,就有无量福德,这些我都是知晓的,也是法眼所见到的。”这样无相之福,远远剩于有相的福德。不要以为有形的是福德,把可以看到的豪宅名车、高官厚禄、美食和华丽衣裳等当作福德。无相无形的这个福德,远远比这些都要多。是不是佛陀哄我们呢?佛陀从来不打妄语,真实无虚。因为不着相,就打破了外相执着,就见道了。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把道看得比性命都重要。


佛陀又说道:“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信心的人为什么有无量福德呢?因为这样的人不再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了。”能够无我破除我执的人,必定是个大爱的人,慈悲大爱的人就会广结善缘,有无量福德。


佛陀又说道:“这样的人已经不会着法相,也不会着非法相。”佛法只是过河的船,如果已经过了河,就不要背着船走。虽然说不要着法相,但是也不要执着于否定法相,如果一味否定佛法,就不可以了。这里只是因材施教,如果众生执着于佛的色身,佛陀就教众生不要着相;如果执着于佛所说法,就教众生也要打破。应该说需要于法相而离法相,这样更加合适。


5.取相法相

【原文】“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


【解释】前面讲三个著相,一是着相;二是着法相;三是着非法相。着相是着所有外相,比如眼睛所见,耳朵所听,鼻子所闻,舌头所尝等。着法相是被佛法所束缚,这也需要放下。着非法相,被否定佛法所束缚,也需要放下,佛法是对治心病的大良药,需要极其敬重。下面分别进行解释。


佛陀又说道:“为什么呢?众生如果心着相,则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为什么不管怎么样都归结到着了这四相呢?最核心的还是我执,对我相的执着。如果能够内证得无我,一切着相都会瓦解了。


6.不应非法

【原文】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解释】佛陀又说道:“为什么呢?如果着了非法相,即是着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如果内证无我,不着我相,也就不会着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些也会伴随着瓦解。内证无我,有了大智慧,与佛无异。对于佛法就很活用了,于佛法而离佛法,不会被佛法所束缚,也不会否定佛法。


7.法尚应舍

【原文】“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解释】佛陀又说道:“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如来常说:‘你们这些和尚,可要知晓我所说法,经常用到竹筏的比喻,如同过河的竹筏,已经过了河,就不必要背着竹筏走了;佛法尚且应当舍下,放下,不受佛法束缚,不对佛法产生执着,更何况不是佛法的那些世间法呢?’”对佛法不能执着,对世间法也不能执着;对非议佛法的想法也不能执着。


此章佛陀相信五百年后必定有修戒持福的人对当时所讲的佛法升起信心,这属于正信。如果能够有正信,这样的人是极其稀有的。正如《道德经》中讲,知我者希。能够知晓老子圣人的是极其稀有的。因此,此章起名正信希有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