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站点
> 第四章 妙行无住分
详细内容

第四章 妙行无住分

时间:2020-02-04     人气:1481     来源:佛山资讯网     作者:陈书增注解
概述:“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第四章 妙行无住分


1.不住布施

【原文】“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解释】佛陀又说道:“其次,须菩提!菩萨对于法,应当无所住。在布施当中,不要住在色上,同样的,也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菩萨对于法,应当无所住。什么是法呢?在佛法当中这个法字可以说代表很多东西了,可以说代表心,一切物、一切理了。这个法和后面的法是不同的,这里更加广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很出名,不要住在所有的事情上面,不要执着于一切法。甚至对于佛法也不能执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也只是治疗心病的良药,已经好了,对药就不要执着。已经过了河,就不必要背着船走了。


下面讲不执着于六尘。佛法当中六根对外对应着六尘。六根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


不要住在色上。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些都是色相。平时生活中,我们说出卖色相,有些误解了色相的本意了。所谓色,是外在的可以看见的东西。如果对于我相执着,对小我很执着,这是我们痛苦的根源。围绕着这个小我,争取利益,怕失去东西,怕变老,怕死等。


为什么这里佛陀讲不住布施,因为有些菩萨心里面有分别心了,有些专门挑富人乞食,进行法布施;有些专门挑穷人乞食,进行法布施。


同样的道理,也不要住在声音上,不要执着于声音。如果在法布施的时候,听到扣人心弦的音乐,就迷恋于音乐,忘掉佛法,这就不好了。


不要执着于香味,鼻子闻到香味,酒肉香味,如果执着就麻烦了。


不要执着于舌头的美味,末法时期,诞生了很多吃货,迷恋于舌头带来的口舌之爽。入口容易出去难,吃出了很多毛病。


不要执着于身体触觉。如果布施时候触摸到软软的东西,迷恋于这些,就麻烦了。


六尘当中的法对应于意,就是心里面所想的东西。如果布施的时候,被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想,被自己的执念所左右,这也是住相布施。


2.不住于相

【原文】“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菩萨应当这样进行法布施,不住于相。为什么呢?如果菩萨不住于相进行法布施,这样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是很大的。”


什么是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这些都是相。眼睛所看,耳朵所听,鼻子所闻,舌头所尝,身体所触碰到的感觉,这些都是相。外离相即禅,如果不被这些束缚,这就是无上甚深禅了!


为什么不住相布施,就有很大福德呢?这里面蕴含着很深的秘密!这就是真正的正道啊!如果能够内证不住相,就得道了,这个福德真的是不可思量。古代的书中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文以载道,不是文贵,而是道贵啊!很多读书人只是买椟还珠罢了。


3.东方虚空

【原文】“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为什么这么说呢?东方是虚空的,你可以思量吗?可以想象得出来吗?”


佛陀说了,不住相布施,福德大到不可思量,为什么呢?接下来佛陀进行解释。菩萨布施,专门为了求福。如果求福的心着了相,则福就不大了。所以说,佛陀教菩萨离相的福更大,让菩萨们安心。如果是着想布施,局限于相。可是众生的相,如同微尘那么渺小。纵然能够获得福,这点福又有多少呢?而今如果正在布施的时候,不看到布施者和接受者,也不执着于所布施之物,不管是法布施还是食物、财物布施,都不执着。如此三者皆空,无相布施,这样的福德是不可思议的。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思量啊!我想象不出东方虚空是什么样子。”


4.六维虚空

【原文】“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南西北方,再加上下都是虚空,可以思量吗?”佛陀已经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已经彻底解脱,天眼洞穿宇宙,可以看破时空的虚空。现代物理学哥本哈根学派有一句经典的话:观察创造实在!东西南北上下,这些不是虚空,也是由于观察所创造,离不开心的观察!如果不观察,外界和心归于孤寂状态。


须菩提回答道:“不可思量!我想象不出来是什么样子!”难怪有句话说,当人类爬上山顶,佛陀已经在那里坐着等几千年了。当今世界是古今融合,东西方融合,科学和宗教大融合的大时代。大菩萨诞生在科学界,可以接引众多相信科学的人们认识佛法。


佛陀又说道:“须菩提!不仅仅是虚空不可思量,菩萨如果不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也是不可思量的。”


【原文】“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解释】佛陀又说道:“须菩提!菩萨应当按照我所教的安住自己的心,如此进行安心。”


这里佛陀小结安心之法。因为一开始须菩提请求开示的就是如何降伏其心。前面问心不能安住,所以这里教如何降伏。佛陀所教降伏的方法,只是以观无我为主。如果能够内证无我,就无人相,人我两忘了,内心就寂灭了。自心寂灭,则一切众生都寂灭了,归于孤寂状态了。众生既然已经归于孤寂,菩萨就不必要一个个去度了,就不会心慌如此无量无边众生如何度完。不必向外去驰求了,心不妄动,心就可以安了。


其实佛陀教安心之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不可以执着于应无所住,连这句话都不可以执着。


可以说是非住非不住。因为我们专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住在一句佛号上面,从早到晚都念一句佛号,这就是净土宗教我们的方法。如果能够功夫连成片,整天都在静定当中,进步就很快了。我们可以住在水上,有些菩萨爱面对水面打坐修定;有些喜欢数呼吸,这是住在呼吸上面。


此章佛陀教无住相布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所以称之为妙行无住分。


(声明: 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