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62件石湾陶塑精品亮相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
11月7日~10日,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佛山市首次组织21位国家级大师和39位省级大师带着62件作品抱团参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展作品全部配以广东省版权局核发的《作品登记证书》作为其作品身份证,代替以往的介绍标签,成为全场焦点。
今年,佛山市全面铺开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其中提出以创意设计的版权保护提升佛山陶艺价值,提升“中国雕塑·石湾陶”品牌形象。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华刚表示,版权得到保护,创新得到尊重,创作热情便持续迸发,进而能促进佛山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次抱团参展
代表当今石湾陶最高水平
11月7日,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暨第九届“大地奖”中国陶瓷创新与设计大赛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在1号展厅佛山展馆,62件大师作品在聚光灯下精彩亮相,生动传神的石湾公仔让观众叹为观止。这是佛山市首次组织众多大师作品集体参展。
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自举办至今,受到了全国各地陶瓷企业、艺术家以及市民的高度重视和认同,每年都会吸引大量国内外重点陶瓷企业。
这次佛山可谓有备而来,早在今年3月,佛山市和禅城区两级版权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单位便联合六大行业协会,以“版权提升艺术价值”为主题,向石湾陶艺界征集优秀作品,得到积极响应。经过数月征集,共有60位省级以上陶艺大师的179件陶艺作品参评,最终精选出62件优秀作品参展,其中包括刘泽棉、刘炳、廖洪标、潘柏林、黄志伟、封伟民等21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艺大师的作品。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炳表示,此次政府组织石湾陶艺家以一个整体形象到北京参展,而不是艺术家单打独斗,这是一个好的开端,体现石湾陶艺发展的传承,以高端展示的形式去提升石湾陶影响力。
“此次参展的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作品数量多,代表了当今石湾陶艺术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现了石湾陶艺大师的工匠精神。”佛山市新石湾美术陶瓷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月华表示。
首携身份证书
是佛山展馆的独创之举
陶瓷是中国名片,也是世界语言。走进2020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览会佛山展馆,在每个参展的石湾公仔前都有一个小卡片,这是广东省版权局核发的《作品登记证书》,吸引不少参展嘉宾仔细阅读上面的信息。据了解,参展作品统一以《作品登记证书》作为其作品身份证,代替以往的介绍标签,这在历届中国(北京)国际精品陶瓷展中还是首次,也是此次展会中佛山馆的独创之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志伟带着他的作品《海阔天空任我行》参展,作品运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的线塑手法,吸收了中国画十八瞄技艺,上釉墨分五色,仿佛一幅立体的山水画。“版权登记是对作品的保护,不但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收藏家的保护。”黄志伟说,这个作品推出市场两年,已经溢价十倍以上,作品面世后立即做了版权登记,有效遏制了市场上模仿赝品的出现,作品价值提升,藏家受益,作者更有创作热情,版权保护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目前我们不少陶艺家都主动申请版权保护,在创作时就有意识地保留草图,及时拍照准备申报材料。因为版权保护对作品产生后的工业化生产或者文创衍生十分重要,作品登记可以成为有力佐证。”黄志伟表示。
“每一件展品以版权登记证作为‘身份证’代替作品介绍,通过版权提升艺术价值,此次与其他陶瓷产区同台竞技,彰显佛山板块实力和艺术版权价值,同时在展会上探索版权交易的可能性。”佛山市柒伍柒科技有限公司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谭炎表示。
运用版权推动陶艺行业高质量发展
石湾陶塑技艺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历经千年,制作题材与百姓的时代审美紧密结合,呈现出别样的生命力与创作灵性。然而,业内曾有戏说——“石湾陶过不了长江”。如何提升佛山石湾陶艺的国际影响力?如何使石湾陶之美跨过长江?一直都是萦绕在业界的困惑。
“佛山一直致力陶艺版权的创作、保护、运用和管理,特别是今年,佛山全面铺开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提出要通过版权运用焕发陶艺创作新活力、赋能陶艺产业发展。”佛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方华刚表示,版权是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载体。当版权得到保护,创新得到尊重,创作热情便持续迸发,进而能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佛山是闻名全国的制造大市,市内陶瓷建材、家纺服装、工业设计、影视、新闻出版、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版权相关产业实力强劲。据介绍,2019年,佛山一般作品版权登记量突破7000件,位居全省前列。今年,佛山吹响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号角,实施系列行动计划,创新构建著作权纠纷一门式和解机制等举措,形成了行政与司法协作有效的版权保护大格局,出台了系列版权相关扶持政策,开展了“版权百企行”“版权知识进校园”“致敬版权大师”等活动,形成良好的版权保护社会氛围。
“佛山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一方面是要推动佛山产业高质量,另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创新的意识。”方华刚透露,接下来,佛山将在童装、玉器、珠宝等版权相关行业探索开展相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项目活动。
这边,卤汁在锅里不断翻滚,沸腾的气泡在一开一合间将整只鸭子染成酱色;那边,煮沸的汤汁被轻轻地搅动提起,汇入的配料在慢火焖煮中不断提纯着食材的鲜味……11月6日,一场带有“镬气”的对决在高明区杨和镇大布村举行,62名厨师在“高明味道——2020百村名菜争霸赛总决赛”的舞台上竞技,带你品味“舌尖上的高明”。
“食在广州、材出高明”,此次百村名菜争霸赛以“发掘烹饪技能高超的粤菜师傅”和“镇街特色名菜”为亮点,在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的同时,全面展示了高明特色食材。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通过特色系列活动品牌的打造,推动“美食+美景”“美食+美村”融合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助力高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美食擂台
助推“粤菜师傅”工程再深入
上周五,在高明大布村,一场“有味道”的比赛——“高明味道——2020百村名菜争霸赛总决赛”在这里上演。蒸、煮、焗、焖,62名粤菜师傅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展现美味地道的“高明味道”。随着一道道菜品的相继出炉,整个广场上弥漫着特有的香气。经过将近两个小时的角逐,来自杨和镇河西社区村咀村的黄均红和荷城街道沧龙御品吴英雄分别以“玻璃脆皮三宝烧鹅”“龙耀沧江”拿下金奖。值得一提的是,名列前五名的选手可获得佛山市人社局授予的“佛山市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金奖作品:“玻璃脆皮三宝烧鹅”
金奖作品:“龙耀沧江”
据了解,按照此次大赛要求,参赛选手需在50分钟内用高明本土食材制作一道热菜,需要用本土食材制作最地道的高明风味。而为鼓励选手们充分运用本土食材,今年百村名菜设置加分奖励,即选用荷城莲藕、杨和坚果、苗迳鹅、合水粉葛等本土食材,将可获得相应的加分。 “我是第一次参赛,做的菜叫‘龙耀沧江’。”吴英雄表示,菜品选用了鸡蛋、合水粉葛、西江明虾、西江白鳝等高明特色食材,以上翘的虾尾代桨、切片的白鳝代表龙舟、蛋液粉葛代表西江,寓意沧江上的龙舟竞渡。
此次的裁判之一、中国烹饪大师黄炽华表示,今年选手的水平很高,出品比去年有了很大的提升。“高明食材好,家常菜是特色。”黄炽华说,此次大赛展现了高明粤菜的特色,有力地推动了粤菜师傅工程在高明的发展。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高明提出实施粤菜师傅“1+5”工程,希望通过比赛,继续整合“美食+旅游+宣传”的力量,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以乡村美食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助力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乡旅融合
擘画高明全域旅游新蓝图
沿着硬底化的水泥路走进大布村口,一湾河水缓缓流过与不远处的亲水平台相互辉映,展示出“山水大布”的活力。村内,壁画、绿道、大树随处可见,再现岭南大布的魅力。吴英雄说,在这样一个风景美如画的村落比赛也是一种享受。吴英雄的话语道出了高明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后各村的新气象。实际上,近年来,高明通过打造一系列品牌活动,推动“美食+美景”“美食+美村”融合发展,在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让全域旅游有了新活力。
据介绍,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高明一直打造各种特色文化品牌,促进美食、旅游与其他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以农强旅、以旅兴村也正成为高明的发展路径。大布村种植千亩坚果,通过美食带动,吸引更多游客享受“美景+美食”。小洞村以红色文化为抓手,积极打造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线路,以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不仅如此,高明还积极打造“濑粉节”“油菜花节”“角仔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打响高明美食与旅游、美食与乡村的知名度。今年以来,高明更是大力推进万亩花海、万亩稻田、万亩坚果“三个万亩”工程,加速美丽乡村与全域旅游的融合。
高明区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明区围绕“江山田统筹、城镇乡一体、文产旅融合、新服务支撑”四大板块,聚焦旅游领域治理能力和旅游治理体系现代化,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此,高明以打造“大湾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优化提升文旅发展环境,通过制定全域旅游发展专项扶持办法、加大文旅产业支持力度等加快“旅游+”融合项目建设,构建有高明实践的全域旅游样本路径。
生态赋能
打造高明全域旅游新品牌
今年10月,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基地在高明开工。未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生态产业将成为高明绿色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样,“六山一水三分田”的自然资源让高明成为佛山西部重要生态屏障。新能源产业的到来与全域旅游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实际上,去年11月29日,高明氢能源有轨电车上线便给出了答案。作为高明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一年来,高明氢能有轨电车吸引了不少市民来打卡,俨然成为网红景点之一。就这样,通过“生态+文旅+交通”风景廊道建设,新能源产业与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说,生态成为产业与文旅的纽带,为高明打造特色的全域旅游品牌提供了助力。
作为全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高明在深耕文化传承打造高明特色文化品牌的同时,不断推进文旅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据悉,高明将建设核心景区与推动“旅游+”工业、体育、美食等结合起来,形成多产融合的旅游体系,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其中,海天娅米的阳光城堡成为全国工业游示范点,正在创建国家4A级景区;凌云花谷、陌上花开等重大农旅项目计划今年开园营业。
同时,为了推进功夫之城的建设,高明投入加快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比赛训练基地、东洲鹿鸣体育特色小镇两大产业载体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4.1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高明大力激发绿色农业发展活力,“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电商”等新业态加速成熟,推动着高明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发展,在展现岭南农耕文化底蕴的同时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秋风起,食腊味”
这句“老广”中盛行的口头禅
随着阵阵秋风散开
在三水众多腊味中
不得不尝的当属疍家腊鸭扎
疍家人从前生活在船上,物资比较匮乏
老一辈疍家人,则用一些肉类的边角料
制作腊鸭扎,给孩子解馋食材便宜且易于保存、携带这道美味则慢慢兴盛起来
美味的腊味饭。
现在,越来越多疍家人上岸生活
传统生活方式已逐渐发生变化但腊鸭扎始终刺激着他们的味蕾承载着无处安放的乡愁三水白坭镇著名的渔村波子角风景优美,腊味飘香今天,跟着发布君一起解锁这道经典佳肴
腊鸭扎制作技艺
走进三水区非遗“疍家腊鸭扎制作技艺”传承人李桂英经营的富兴隆渔村的后院,我们看到一排排腊肉、一筐筐鸭下巴、鸭翅等正在阳光下晾晒,微风吹过,腊味飘香。
正在晾晒的腊肉。
工人在晾晒材料。
李桂英介绍,用于制作腊鸭扎材料有鸭下巴、鸭翅、鸭肝、鸭肠、腊肉,首先由工人清洗干净、腌制,分别晾晒,等到风干得差不多,就可以用鸭肠将其余四件捆绑起来,制作形成腊鸭扎,成品一般还会继续放在阳光底下风干大约一天。
即将风干的鸭翅。
鸭下巴。
但是由于鸭肝的保存没那么方便,很多客人试吃过后都觉得去除鸭肝风味更佳,所以李桂英现在制作的腊鸭扎一般只用了鸭下巴、鸭翅、腊肉和鸭肠。
非遗美食,飘香全国
李桂英从2009年开始制作腊鸭扎,如今是小有名气的三水非遗传承人。10多年来,经过她制作出来的疍家腊鸭扎,色香味美,齿颊留香,有了一批“拥趸”,名声也逐渐远扬。如今,李桂英通过微信下单、快递运送等形式, 将疍家腊鸭扎传播至全国各地。
蒸熟可食用的腊鸭扎。
每到上市时节,就有很多“回头客”来微信下单预定,“每一批腊鸭扎几乎都‘爆单’,供不应求时,只能按下单时间排队等待下一批。”李桂英说,腊鸭扎每天的销量为1000个左右,今年腊鸭扎上市后,已被预订1万多只腊鸭扎。更厉害的是,在2019年的白坭西江非遗美食文化节中,她创出1天卖光8000多只的记录。
腊味正飘香,想品尝这道美食的朋友抓紧咯。
地址推荐:三水区白坭镇波子角基围侧(西江)富兴隆渔村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