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时间+使用)/佛山中考报名择校推荐令你心动的石湾高中
成绩公布和使用
(一)成绩公布时间:1月考试成绩在2月下旬公布,6月考试成绩在7月上旬公布。
(二)成绩使用。
1.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考试成绩使用。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的通知》(粤教考〔2008〕28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科目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具备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录取资格的必要条件,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资格条件和相关专业录取的依据之一。
2.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考试成绩使用。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通知》(粤教考〔2016〕6号),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考试成绩可以作为:
(1)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依据。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作为高职院校当年分类招生(含自主招生)录取“文化素质”的成绩依据,成绩当年有效。高职院校的相关录取办法详见《关于做好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2)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也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科目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成绩长期有效。
3.广东省户籍学生,在外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期间取得的由省级教育或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学考(或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成绩,按规定办理成绩转入手续后,我省予以认可,可作为当年及以后普通高校录取的依据。在外省取得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按规定办理成绩转入手续后,我省予以认可,但只能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相应科目成绩,不能作为当年及以后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依据。
4.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规定的在我省参加高考条件的非广东省户籍随迁子女,参加2018年学考所取得的成绩,按我省有关规定使用。其他非广东省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学考取得的成绩如何使用,由其户籍所在地的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你还想知道>>
佛山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科目+时长)
佛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时间+使用)
即日起至28日,为佛山市2016年中考志愿的填报时间,也意味着佛山市6万多名中考考生将迎来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报考哪所高中更为稳健?哪所高中的办学特色跟自身特点更契合且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更有好处?
招生现状:2016年禅城区高中阶段学校计划招生7614人,其中普通高中招生计划5025人,中职招生计划为2589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100%,学位完全可以满足考生需求。
好消息:佛山四中、荣山中学、禅城实验高中和佛山实验中学四所学校中,每所学校安排30个学位共120个学位,不设报考条件招生,给普通借读生入读禅城公办高中的机会。今年,禅城区将继续保留这一做法,拿出120个名额不设限制条件,面向非户籍人口招生,保证非户籍学生的入学要求。
这些优质高中就在石湾,有你心水的学校吗?
佛山二中
佛山二中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自立精神、科学态度、共生意识、领导气质的培养。高扬科技与人文并举的办学特色,打造科技创新教育品牌,形成了“点面结合、广度与深度并进”的科技教育模式,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科技大赛并获国际大奖。在禅城区的高考领先优势比较突出。
佛山二中学校高级教师的比例为53%,有特级教师3人,获省级以上荣誉的32人次,30人获区级以上的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称号,是禅城区获得“三名”工程荣誉教师称号比例最高的学校。
佛山三中
佛山三中同样也是名师荟萃。该校拥有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14人,超半数教师获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200多人次的教师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各类荣誉称号。其中,特级教师刘闻是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教育家培养对象,胡兴桥是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
禅城实验高中
学校大力发展艺体特色项目,稳步向特色学校迈进。近年来,学校高考成绩节节攀升,尤其是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高考成绩位于区内前列。学校先后荣获“禅城区首批艺术点校”、“禅城区特色项目学校”等艺体特色荣誉称号。
佛山中考相关信息推荐:
南海中考网上填报志愿
顺德中考日程与志愿指南
佛山中考安排指南
佛山中考政策六大解读
学生可填报指标生志愿
佛山中考主要工作日程安排表
佛山中考报名工作通知
佛山中考报考条件
南海中考报考指南
原标题:9月1日起佛山小学首设幼小衔接月 新生零作业
9月1日,我市各小学都将迎来新一届一年级新生。昨日,市教育局下发通知要求做好小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明确小学、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上的分工。
“衔接月”不安排作业
根据《佛山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小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的通知》,从 2014 学年起,小学一年级秋季学期的第一个月为“幼小衔接月”。“衔接月”内,学校要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探究体验和表达交流的要求,周密安排,对课程、教学模式、学生评价、活动常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制订衔接措施,科学制订儿童入学初期的生活和学习制度,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对教育教学工作做弹性安排。
除了课程安排,在“衔接月”内,班主任要与每位家长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单独交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姚汉强表示,班主任可通过约谈、电话、家访等形式,向每一位家长了解学生的过往情况包括特长和兴趣等。此外,“衔接月”内学校不得安排书面家庭作业。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学校可适当延长“衔接月”的时间。
小学需主动“幼儿园化”
《通知》规定,学校应主动适应刚入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延续幼儿园有关学习、交往等方面做法的基础上,以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让一年级新生以游戏为主的形式进行学习,根据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情况调整课时等。
在课程方面,小学要实施“零起点”教学。《通知》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各学科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不得拔高教学要求,不得加快教学进度。教师要精心设计适应衔接期儿童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减缓儿童学习的坡度和难度。
根据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原则,《通知》还提出小学不得举办各种形式入学招生考试,学生需随机均衡编班,严禁举办重点班。
幼儿园要“去小学化”
《通知》中还列明:幼儿园不得将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引入日常的保教活动,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姚汉强解释,书面作业包括语数英等科目的书写作业,但幼儿园可安排不占用儿童家庭生活、游戏时间和空间的简单任务,例如做家务、简单手工制作等。
姚汉强表示,如发现违反相关规定办学,将按照行政处罚措施进行处理。
小学“零起点”教学
不得拔高教学要求;
不得加快教学进度;
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进度实施教学。
幼儿园“去小学化”
不得将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引入日常的保教活动;
不得实施汉语拼音学习、汉字书写、数学运算训练等违背学龄前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行为;
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不得进行机械记忆方面的教育训练以及任何形式的测验和考试。
“幼小衔接”为什么要重视?
幼小衔接是指儿童在幼儿园末期至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这段时期的教育是儿童人格发展的孕育期和社会性养成的基础阶段,是儿童学业发展的起跑点。
然而,不少家长希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提前让小孩在幼儿园学习小学相关课程。
“家长拔苗助长,最后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姚汉强说,让幼儿园“去小学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共同采取措施,科学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市教育局首次对小学与幼儿园教育衔接工作进行规范,规定行政部门、学校、幼儿园各自分工,改变各自为政的现状。
成绩公布和使用
(一)成绩公布时间:1月考试成绩在2月下旬公布,6月考试成绩在7月上旬公布。
(二)成绩使用。
1.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科目考试成绩使用。根据《关于印发<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的通知》(粤教考〔2008〕28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之一,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取得规定科目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具备普通高校相关专业录取资格的必要条件,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资格条件和相关专业录取的依据之一。
2.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考试成绩使用。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加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通知》(粤教考〔2016〕6号),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考试成绩可以作为:
(1)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的主要依据。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作为高职院校当年分类招生(含自主招生)录取“文化素质”的成绩依据,成绩当年有效。高职院校的相关录取办法详见《关于做好2018年广东省高职院校依据学考成绩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
(2) 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也可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科目成绩的主要依据之一,成绩长期有效。
3.广东省户籍学生,在外省高中阶段学校就读期间取得的由省级教育或考试部门统一组织的学考(或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成绩,按规定办理成绩转入手续后,我省予以认可,可作为当年及以后普通高校录取的依据。在外省取得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语文、数学和英语科目学考成绩,按规定办理成绩转入手续后,我省予以认可,但只能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相应科目成绩,不能作为当年及以后高职院校分类招生录取的依据。
4.符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规定的在我省参加高考条件的非广东省户籍随迁子女,参加2018年学考所取得的成绩,按我省有关规定使用。其他非广东省户籍考生,在我省参加学考取得的成绩如何使用,由其户籍所在地的省招生委员会确定。
你还想知道>>
佛山2018年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科目+时长)
佛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公布(时间+使用)
原标题:高考将不分文理科 取消艺体生特长加分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
《实施意见》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考试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但时至今日,“一考定终身”、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等弊端仍然存在。
《实施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着力完善规则,确保公平公正;体现科学高效,提高选拔水平;加强统筹谋划,积极稳妥推进。《实施意见》要求,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实施意见》就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五大任务:一是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二是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三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改进录取方式,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四是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加大违规查处力度。五是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此次改革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在于破解“唯分数论”,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教育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教授吴遵民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现有高中教学的高考“单一导向”,将引导学校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其应试压力。
根据实施意见,新的高考方案将在上海、浙江两地先行试点,两地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将采用新的高考方案。“新一轮高考改革建立起在‘两依据、一参考’基础上的多元评价,实现‘因材施考’,促进‘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会真正得到减轻。”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郭为禄说。
链接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4日发布,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教育部负责人就一些社会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如何进行?
不分文理科 高考计分“3+3”
高考综合改革重点进行两方面探索:一是改革考试科目设置。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二是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试点省(市)的其他在校高中生和没有开展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的高中生,仍实行现行高考办法。
如何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
部属高校严控属地招生比例
自2007年以来,国家采取多项措施努力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距。2013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率为76%,最低省份录取率达到70%,两者的差距由2007年的17个百分点缩小至6个百分点。这次改革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同时部属高校要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力争到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如何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
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生”
由于城乡基础教育水平存在差距等多种因素,农村学生考上重点高校的比例相对较低。今后将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这项计划2012年开始实施,当年安排1万名,2013年扩大到3万名,2014年扩大到5万名,覆盖22个省(区、市)的832个贫困县。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还要安排一定比例名额,专门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力争到2017年使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并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为什么要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一年两考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程度、避免严重偏科的一项制度设计,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覆盖国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国家课程标准和考试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教育部将出台指导意见。
对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有何举措?
加分项目大“瘦身”,取消特长生加分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实行考试加分政策,一类是补偿性的,一类是鼓励性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大特别是资格造假等问题。这次改革主要采取3项措施。一是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二是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原则上只适用于本省(区、市)所属高校在本省(区、市)招生。三是加强考生加分资格审核,严格认定程序,做好公开公示,强化监督管理。2014年底,教育部将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据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变化
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合理确定分省招生计划,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
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
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意见;
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
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填报志愿: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
录取批次:逐渐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启动高考综合改革
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改革时间表
上海、浙江今年试点
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今年底,上海市、浙江省两地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不进行试点省份的学生也继续实施现行高考办法。(据新华社)
本地连线
实施细则出台前 相关政策暂不变
国务院昨日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随即引起社会热烈关注。我市教育界人士表示,该实施意见定下了未来高考改革方向,但具体如何实施,仍需等待试点情况及省里出台实施细则。
实施意见所透露出的改革方向,让高考更加合理,让不少市民感到欣喜,更有网友感叹“生不逢时”、“要是早点改革就好了”。佛山三中学生家长朱女士表示,孩子喜欢生物和地理,如果文理分科,孩子就必须舍弃其中一科,“改革后可以自己搭配三个科目,相信孩子学起来会更有动力。”
但有学校担忧,不分文理科,让学生选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3个科目成绩作为录取参考,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偏科。佛山一中校长谭根林表示,假如学生在高一就选定了“物理化学地理”三科,放弃其他科目的学习,将会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对外语科目允许两次考试机会,谭根林担心,这将可能导致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外语科。
“高考改革,中小学基础教育也将随之变化。”市招办主任刘飞虎表示,实施意见将在今年起试点,到2017年在全国推广,我市将密切留意外地试点情况,并等待省出台实施细则,因此近期我市中小学教学暂不会有大变化。
原标题:中小学试行春假推动家长带薪休假
近日,强调要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同时鼓励高等学校适当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安排“放春假”。
《意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不再提出旅游人次等数量指标,而是突出了旅游消费、年人均出游人次等质量性指标。《意见》还首次提出了科学旅游观,强调推动政府依法监管,避免过度参与,要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学校调整寒暑假助家长带薪休假
《意见》对带薪年休假制度提出,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甚至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带薪休假
德国国家旅游局中国首席代表李朝晖说,旅游有两个先决条件: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旅游需“有钱”的同时还要“有闲”。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许光建教授说,带薪休假不落实,一到黄金周或小长假,人们扎堆出行,景区人满为患,让旅游带给人们的享受打了折扣。到2020年人均出游要提高2次,大数就要增加26亿人次以上,单靠黄金周、小长假根本无法承受。
“带薪休假,直接相关方是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其干部职工,但从外部来说,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推动、监督乃至问责。”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黄璜认为,把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可以看出未来的政策落地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学校弹性放假便于家长灵活出游
“孩子放暑假,本想休假一家去旅游,但单位说太忙不批假。眼看暑期快结束了,旅游计划估计泡汤了。”在北京一家民企工作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像陈先生这样家人假期不能协调而不能旅游的人不在少数。
中国旅游研究院博士黄璜认为,我国虽有带薪休假的法律制度,但落实情况不好,这导致民众放假集中、出游集中,造成交通拥堵、景区瘫痪等问题。如各地学校的放假时间能调整,不同地区的学生就会呈现出分批休假的状态,这对家长也就是多数普通职工来说更有利于灵活休假。“以往多数各行各业的职工都会根据孩子的放假时间来休假,但用人单位会因为休假人员集中请假不能全部批准,未来如果各地学校能更有弹性地放假,这对数量庞大的家长们错峰带薪休假会是个利好。”(新华社)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